5月的这一天相约家人,小聚普洱茶苑。晚春之景随处落英缤纷,苑内竹影婆娑,繁花似锦,壶中烹茶静候,空气氤氲湿润,鼻息处弥散着普洱的茶香。
9:30分来自丰台、朝阳、通州区的家人,带着一份回家的期许与放松,捧茶交谈,彼此分享:
燕姿:“自己作为2娃的妈妈每日沉浸在妈妈的角色中,只有这种时刻才感觉到和自己一起”;
辉:“了解平台已经很久,但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这次活动带着朋友一定要参加”;
琴:“好久没见面了,有种回家的感觉”.....
欢迎回家,带着伙伴认识新朋友,未来又多了个并肩的伙伴。
10:00董老师引导主题《做会玩的家长》。
做个调研:大家平时陪孩子全身心的玩耍吗?什么情况下你会陪孩子玩?许多家人摇头,做了家长后几乎谈玩色变,每每放假几乎抓狂,平时陪娃最喜游乐场一放,自己躲一边玩手机清净。即使被娃要求也草草应付了事。就算给自己放松玩耍,也没啥新鲜。作为70后80后甚至90后的我们,回忆起童年也是很会耍的,各种玩花,淘气,那记忆现在聊起还津津乐道。孩子天性好玩,趋乐避苦。我们升级为父母却越来越不懂孩子,玩商越来越低,动不动板起脸说教,娃不爱听,自己不轻松,亲子关系也让人堪忧。不会玩怎么办?
董老师分享科恩博士的《游戏力》,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玩中懂道理”,“玩中建立自信”。举个栗子:
1、家有小宝的家长看过来。每天妈妈去上班,面对萌萌的小宝歇斯底里的哭闹,一边不舍,一边看表,每日从焦躁开始。
游戏力应对:宝贝妈妈和你一起玩游戏--再见/黏人!“你想做妈妈还是宝宝?”(给选择,让宝更自主,培养自我表达。)游戏开始,妈妈打扮美美的去上班,“宝贝再见!”开门出去,5分钟后,妈妈回来“宝贝妈妈回来了,好想你!挠痒痒开心拥抱。稍大一些的宝贝也可以做妈妈,角色互换后,妈妈做宝宝表达焦虑,帮助宝宝把情绪诉说出来。
2、家有大宝,为写作业经常抓狂的妈妈看过来。
“又是作业.....还有好多....好烦人!”开启磨叽征程。通常开明的妈妈学习是自己的事,完不成自己承担后果,通常的妈妈开始各种说教,无果后河东狮吼,拍桌子砸板凳,更甚上演双打。
游戏力妈妈:“看起来你有些不高兴,被作业打蔫了,儿子来打回去。”
妈妈给孩子扔个靠垫,(注意拉链处安全)“我是作业来,来吧!”一场枕头大战,孩子拼劲全力,终于战胜了“作业”,妈妈鼓励去搞定这点小字,相信你孩子毫不费力。情绪宣泄后的娃,满满的成就感,开心的去完成新的征服。
........,游戏力玩法很多,不一一累述。学以致其道,其术自通。群里一些智慧妈妈已经可以很好的运用,如雪娇、艳姿...等。面对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孩子的陪伴已不再适用上一代的教养方法,妈妈的版本也要与时俱进的升级。这是一个觉醒到转变的历程是孩子的降临引领我们回归童真,不断成长。
一上午的时光意犹未尽,已到饥肠咕噜,餐堂里饭香飘来,早早备好丰富的有机菜点,谈笑间细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