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是充实而又迷茫的一年吧,也是有了改变的一年吧。
6月以前,我充满了希望,每天自信满满地在教室复习,认真地,全力以赴地准备着高考。尽管当时我们班有很多人面对高考,都感到压力山大,时不时就会找老师谈心,让老师帮他们开导开导,但我好像不是高三的,乐观地看待每一次考试,从没有感到过压力。
直到高考前一个月吧,我依然和高一高二时一样,我喜欢的,我感兴趣的课,就认真地听,不喜欢的就干我自己的事,看小说,和同桌瞎掰等等。因此,我的成绩一直算是稳定的,也就是没有进步。当时语文老师不知道找了我多少次,教导我要改变我的学习态度。
有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意外地成了班上第一,那时突然觉得我的语文成绩还是可以提高的,于是从那以后的每一次语文课我都认真地做笔记,要背的课文,诗词一定会完整地背下来。努力了就会有回报,确实是这样的,从那以后,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班上前三,除了高考。
而我的数学,和语文完全不一样,高考前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尽管偶尔面对一些难的考试,创下了历史性的低分,但是高考时,我的数学是班上最好的。
为什么语文成绩与数学相差这么大,明明我都是认真地复习了呀?这是高考后让我很迷茫的一个问题。后来,我明白了坚持是最重要的。
高考成绩没有预想的好,但是也不算很差。高考结束后我爸说,如果成绩不是理想,我复读他是不反对的。可是经过十几天的疯疯癫癫,浑浑噩噩,我再也不想回到高中了。于是我决定不复读。当时好多小伙伴都觉得我没有考出我的真实水平,劝我复读。但是,我意志坚定地前往大学的路。
暑假的时候了,做了一些我感兴趣的事。学吉他(可是没有学多久,也没有学好,其实还是有些遗憾的)练字,看小说,开始学做手帐,画画,学做饭(但是好像丝毫没有进展,可能我就没有做饭的天赋吧)。
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走进期盼已久的大学,但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河让我顿时就有回学校复读的冲动。从学校正门到宿舍的路上,一直充满着河水的臭味,实在是……觉得这个大学与我想象中的差距也太大了,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我后悔了,觉得也许复读才是较好的选择。可是,好几次我又从复读的噩梦中惊醒。
后来发现大学生活也与高中老师口中的相差甚远,并没有太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早晚自习,课程很多,要做的作业很多,偶尔还要熬夜写作业,那时我真觉得我上了个假大学。
直到后来加入了一个部门,跟着一个学长写毛笔字,终于觉得自己没有白来这个大学,终于觉得自己除了学习还是有其它事可做的。慢慢地参加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了,对大学也不再厌烦了。
现在大一上已经快要结束了,对大学生活已经习惯了,觉得原来厌恶的大学有时也有一些可爱,比如和我一样疯疯癫癫的室友,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老杨,最喜欢的数学课……
前几天,终于在简书上发表文章了(尽管阅读量不多,但还是很高兴的)其实高中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的,只是没有时间。希望继续努力,向更多的人交流学习,提高我的写作。
2018,继续加油,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