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豆瓣上认识了远在美利坚的Daniel.他是一名在读硕士,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而且有计划来中国实地勘探一番,希望我能帮助他了解了解。
我当然很乐意了,即能交到一个外国朋友,还可以顺便练一练英语。于是,我们开始了伟大的中美友谊的征程。
后来我们聊到了情感问题,发现他有一个中国的女朋友,而且为情所困。他和Alice很相爱,而且他想娶她,但是Alice的父母很犹豫,因为他们更希望Alice能和中国人结婚生子, Alice也很尊重父母的意见,将父母的顾虑传达给了Daniel,并就此搁浅。
虽然Daniel之前特地地Google了一番中国传统文化,有心理准备,但他依然很难理解谈恋爱,结婚为什么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但经过Daniel的一番努力后(当然也少不了我的努力,此处省略一万字),Alice父母的顾虑也终于打消了,并且即将结婚。
看到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作为一名插足者,我的心里面很不是滋味。是高兴吗?太矫情;是自豪吗?太廉价;是难过吗?太不真实。这复杂的心里感受的背后是一首情感白痴和一个理工科男生理性分析的冰与火之歌。
在看待别人的问题时,我能动用所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的事实分析朋友的处境,然后站在道德自高点俯瞰众生,我的臣子们,都下跪吧。但自己却总是一团糟。
不过,我觉得倾听别人的问题,设身处地并给出建议的过程,是可以移植到我们身上的,而我竟然长期地忽略,只需要转换一下视角即可。当一个人脑海里缺少了某种概念时,我们会倾向于忽略它,这就好比你对一个外国人说我“上火了”,他会认为你生气了;但当你给他说我“发炎了”,他就会给你阿莫西林一样。
当我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观察“我”自己时,一切都变样了。除去你根本看不见自己以外(实际上你能想象),第三人称视角的“你”的举止言行是否人让你觉得恶心,是不是你讨厌的那种类型,是不是符合你想象中的自己。实际上,当我尝试着用第三人称视角来观察“我”时,发现这个人真是刻薄,真是不近人情,真是神经质......我太讨厌这个人了。不过还好,虽然我控制不了何映寰肮脏的思想,但我可以控制他的言行啊。
其实,百分之百“走自己的路,让别说去吧”行不通,我们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别人的看法可是一面红旗,指引着我们向前进......要是让我随性起来,估计父母也受不了,毕竟谁也不愿意主动把自己的信誉和形象贬值。但是,如果我是主席的儿子,纳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就得好好考虑考虑下面该玩什么花样了......可惜那是N辈子以后的事,现在,我得考虑,怎么解决我自己的问题。
答案上面已经给出了——用第三人称视角观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