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609字 建议阅读时间约4分钟
这一周万老师给我们带来一本新书,《园丁与木匠》,本书不仅仅是教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的书籍,还是教长大的自己审视曾经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良药。
141童年是一种风险解决方案。
家长对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工作。漫长的未成年期是人类的竞争优势,人类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采取了先探索后收获的策略。童年时代的主要作用是探索和学习。
苗苗得到:听了今天的日课,觉得自己的童年有活错的感觉。我的童年只有学习,还没学明白,现在依然在努力变好的路上。
日课142 真关系
1.你跟孩子关系越好,他越愿意模仿你 —— 但是你刻意的动作还未必有效果。孩子随时都在观察你,他不只是模仿你想让他模仿的事情。你是孩子的榜样。
2.假模假样地向孩子灌输知识没用。孩子能分辨出来你的矫揉造作虚张声势。首先要问你跟他的关系好不好,其次要问你自己行不行。
3.你是什么人,比你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苗苗得到:教育孩子重点在于你是什么人,你和孩子关系越好孩子越愿意听你的话,突然觉得好有道理。大一的时候在小饭桌当辅导老师,有些孩子总是很淘气不听话,一直打扰别人学习,怎么说都不听,后来我总是给她们带一些糖果或者贺卡,还把自己的MP3给她们听,慢慢地就变得听话了。恍然大悟,原来道理在于要还和小朋友关系好。
日课143 玩与学习
孩子的玩法比大人高级,一共有三种 ——
1. 跟同伴打闹,这能让孩子学会社交互动;
2. 玩玩具,这能让孩子探索东西都是怎么工作的。
3. 假装,能够激发创造性,想象不同的可能性,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也就是心智理论。
苗苗得到:大人的玩法一般是play computer games、看电影、吃饭、游泳等等,不得不承认,与孩子相比,玩法着实有点单一,没有创造性也没有想象力,我突然想为什么不给成年人设计点玩具,也激发一下成年人的创造力!先研发一个产品,放到市场上,就知道这个想法行不行。比如把工作技能设计到游戏之中,通过游戏就可以提高工作能力,工作娱乐两不误,技能在游戏和工作中升级。
日课144 玩
关于玩,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事大概有三点:
第一,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探索。
第二,提供玩具。玩具不一定非得多么高端复杂。
第三,如果家长想参与,想引导孩子一起玩,别忘了你得能融入孩子的主流文化才行。
获得各种好处、促进大脑生长、学会各种技能都是副产品 —— 我们之所以玩就是因为进化给我们设定了爱玩。为什么要让孩子玩?因为孩子爱玩!他们有权拥有幸福的童年。
日课 145专注力
1.六岁以后是“掌控式学习(Mastery Learning)”:要熟练掌握专项技能。掌控式学习要求刻意练习,要练到不用想就能使出来、快速高效的自动化程度。汉字的读写、加减乘除的计算,都是掌控式学习。
2.儿童在六岁左右会经历一次大脑发育的变化,使得他们从发现式学习模式向掌控式学习模式转变。本来这个时期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是传统的学徒制,但现在在学校教育体制下,专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苗苗得到:六岁之前的自己一直在玩,六岁之后的自己一直在学习,但是有些技能的练习依然不够,练习了很多年英语,依然说不出来,好难过,学了六年法学,依然一问三不知,深感练习不够,偷懒太多。
日课146青春的较量
1.青春期大脑再次变得活跃,这种混乱是在为离开家庭做准备。
2.青春期少年之所以冒险,并不是因为他低估了风险,而是因为他高估了奖励。他的奖励体验比成年人强烈得多。
3.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这两股力量的较量。
苗苗得到:回想初中高中时段的自己,总是静静地看着别人大脑活跃,自己并没有大脑活跃,总是看着别人冒险,自己从不冒险,同学打架我躲得远远的,从不做出格的事。听了今天这篇日课,终于明白也许是自己的控制系统打败了动力系统,希望自己的控制系统一直不会失控。
遇见小时候的自己,曾经的自己有点压抑,有点木讷,除了学习没有什么爱好,没有什么特长,但无论怎样,都是我自己,曾经的我成长为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会成为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