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八月
作者:张静雯
很早以前,它就端出了自己的盘子
有太多的东西
有歌声,很多朋友
夜晚灿若白昼,河水长流不倦
青春是不朽的,不过从一张脸
移到了另一张脸上
它没有收走,是我放了回去
我渴望的比拥有的更少
并且了解一个奥秘
悲伤并不会压倒一个人
因为它和快乐一样,很快过去
镜子里映照出远山
山腰处,白色的群鸟飞过
夜晚降临,大山换上黑色的衣服
昼夜流转着,四季轮回
我看到自己老之将至
我等待着,并经过一切
\
世界把山水荡漾给我看
它有多大的秘密,就打开多大的天空
——余秀华《爱》
回首呼啸而过的日子——这个七月,你过得安生吗?从春生到夏长,至此,万物的成长似乎都有了自己的成果。
新的八月,郁热的情绪在慢慢消散。
无论是二十岁不朽的青春,还是三十岁忘我的打拼,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打开自己接受“爱”的开关,努力学着过来人的透彻。
与其说成年人渐渐封闭自我的心灵,不如说是在小心翼翼构建着自己的城墙,很多时候,在心头打结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即便遭遇人生的“触底”,也要拼命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反弹”。这是成年人深知的生存信条。
“那些固然很好,可我不想要,你不必劝;这些我不喜欢,但你心仪,我绝不出言扫兴。”(八月长安)
比起强行融入他人的圈子,更重要的是打开自己的世界。
生活越是艰难,就越要打开一个全新的生活局面,管理欲望,为自己寻找一个寄情之处——寄托热爱和坚持,并从中修复自己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我渴望的比拥有的更少
并且了解一个奥秘
悲伤并不会压倒一个人
因为它和快乐一样,很快过去
——张静雯《写给八月》
悲伤和欢愉皆无法永恒,而在人类的属性中,脆弱却永不缺席。
就像莫泊桑所言,“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承认脆弱”的人往往会欣然接受来自外界的回应,即便结果是拒绝……
勇于表达自己心底的爱
, 不会计较所谓的谁先表白谁就输;敢于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难,不能碍于情面去做无法胜任的项目。
“保持脆弱”的人多半内心是敞开的。这绝不是懦弱,而是愿意面对自己的所有,凿开内心的黑洞,让外界的光逐渐渗透进来。
八月新的一天,向这个世界打开自己吧,突破种种的局限,敞开沉闷许久的心。去经历,去闯荡,谁无暴风劲雨时,拨开云雾见月明。
愿你活在每一件真实的事件里,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摘自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