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达沃斯论坛上,我国领导讲到,“⾯对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主张要⼤⼒推动开放创新,也就是说,要激发开放创新的活⼒。”当然,领导所说的开放创新是从宏观层面上国家之间的开放与合作。
而享利•切萨布鲁夫所著的《开放式创新》这一本书,却是从商业管理角度打开我们的视野,系统阐释封闭创新的局限、开放式创新的范式、如何更好实现商业价值等,是教授对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奠基之作。
时至今日,开放式创新不仅从理论上,更从实践上得到了深化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意识到开放式创新将是未来决定发展速度和持久力的关键。
曾有记者讲到这样一个细节,他们以“自主创新”为主题,信心满满地与华为总部联系采访时,却意外被告知华为不愿意接受此次采访。原因竟然是“自主创新”的报道主题和华为的自身想法相冲突。
华为领导曾在一些场合公开表示,华为不是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做自我循环创新,而是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成果来进行创新,是一种开放式、集成式创新。华为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
那公司如何从封闭式创新的思想转变为开放式创新的思想?公司如何说服其机构放弃在相关领域已有的掌控力,从而获取并利用外部知识,精心打造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
现在许多公司开始正视开放式创新带来的问题和机遇,IBM公司为这些公司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IBM公司过去完全依赖内部研发,它的转型绝非易事,是一次濒死的经历才迫使它进行转型。
众所周知,从计算机的出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行业革命,IBM公司一直都是业界最成功的公司。IBM公司几乎在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个领域都领先于整个行业。它拥有最大的销售额、最多的利润、最高的市场资本、最宽裕的研究预算和最多的专利数目。
IBM公司的商业模式建立在内部创新、对体系架构及其所有关键元素的自主控制以及客户极高的转换成本的基础之上。
“你永远不会因为购买IBM公司的产品而被解雇”!这句话很好地证明公司当时的成功。
随着计算机科学系的激增,计算机领域创新的知识格局发生了变化。IBM公司在推动该行业进步的想法上近乎垄断的地位开始瓦解。许多计算机学系开始与IBM公司提供的360系统系列计算机架构渐行渐远,并不需要360系统系列计算机的终端控制,它们更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外部知识扩展和技术的增加以及风险投资的增加,使公司里许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被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所吸引。他们申请离职,出现在计算机行业其他许多领域的初创公司中,从硬件系统、磁带机、半导体和打印机到软件领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1992年,IBM公司的业务在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经历了当时历史上最大的单季度和年度亏损,税后亏损49.6亿美元。
这段濒死经历迫使IBM公司不得不转型。在互联网研发战略中,IBM公司开始更多地关注客户价值链的中间和顶端,有了自己的销售创新——价值链的分解。它不仅在自己的产品中利用外部技术,还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出售给其他公司,这成为了它另一个关键利润增长点。
IBM公司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一步一步取得胜利。它的转型表明,即使是非常大、非常成功的公司,也可以学到新的技巧。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IBM公司不再拘泥于其传统的研究模式,而是专注于其客户的价值链,它通过整合外部技术及将公司技术出售给其他公司,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使用,在自己的价值链中引入市场标准。
作者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未来社会企业创新的重要范式。《开放式创新》这本书大大拓展了创新的内涵,更加关注创新价值的跨边界流动,关注创新成果的共享和增值。这部创新理论经典著作值得我们认真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