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各省而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优化涉企人才政策,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不仅关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明确战略导向,聚焦民营经济需求。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核心在于精准对接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各级政府应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通过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确保人才供给与民营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为民营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培育吸引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优化涉企人才政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通过提供丰厚的科研经费、安家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来省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让人才在创新创造中得到应有的回报。产教融合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政府应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开展联合培养、订单式培训,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生产一线需求。同时,鼓励企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参与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人才流动与合作。建立健全人才服务平台,是提升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抓手。应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市场体系,提供招聘、培训、咨询、融资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同时,推动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共用,为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竞争力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环境,增强人才归属感。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丰富文化生活,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环境。此外,还应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和关爱机制,让人才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增强其对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优化涉企人才政策,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才能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