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忍不住回头看看,睁开眼睛看,闭上眼睛看,看了又看,一点一点老去,一点一点受教,一点一点通透,一点一点看开,一点一点满足,一点一点幸福。岁末年初,看着突然爬满店铺橱窗与手机网页的各式纷繁热闹的新年促销广告,突然有了一种急景凋年的哀愁。
2015年的时候我大学毕业,整个夏天都充斥着离别的哀伤与对前路的迷茫,从没有哪一年像那年一样匆忙过,来不及和陆陆续续离别的人道一声再见,来不及许下一个重聚的诺言,就那样匆匆忙忙各奔东西。可能是因为从前快乐就很少,当然也并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情绪适应了长时间的无起伏状态,所以当离开像平常的每一天一样不紧不慢、姗然而来时,我的心情竟然也像平常的每一天一样安宁,静静收拾行囊,默默转身离开,一个人匆匆奔向另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大概是反射弧真的特别长,在之后长长的一段时间里,那种不舍与孤独终于一点一点传入神经中枢,像一种钝痛,可以忍受,又坐卧不宁。于是在以后的每一天里开始慢慢适应这种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糕的是孤独具有一种放大效应,琐碎生活里每一件自己独自去做的小事在对比之下都会显得加倍的孤独。一个人从零开始,开始操心房租、电费、水费、取暖费,开始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做一顿能下咽的饭,开始去了解这个新城市的大街小巷、风俗世故。开始学会忍受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的委屈,开始忙忙碌碌加不完的班,开始规划自己微薄工资的每一笔支出,开始慢慢铺展新的生活。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孤独叠加,开始渐渐明白,正在经历的孤独叫迷茫,经历过的孤独叫做成长。
我其实并不孤僻,甚至可以说是开朗的,大多数时候我只是不能很快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学会了笑一笑,不说话。比如说我很难让自己毫不尴尬、热情洋溢地夸赞主任的新大衣,也无法自然而然地参与同事间讨论孩子教育问题,更不能开口讨论其他科室的八卦传闻,于是只能笑一笑不说话,笨拙而疏离,每天都过得无所畏惧又谨小慎微,等待夜深人静自己独处时能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有时候也着急,长这么大并没有真正受过什么苦,但是在我所有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磨人,对精神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无数次亲人团聚、谈笑风生,也不仅仅是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的天然向往,更是一个人的思想总要通过与别人的碰撞、融合才能进步,哪怕是保持。我很害怕长期的孤独会让自己像一个点脱离了社会的坐标系,与周围的每一条轨迹都格格不入,看不到别人一眼就能看到的漏洞,也不知道自己所思考的问题在别人看来是否能成为问题,会越来越不了解人心,越来越不适应人际关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总之就是,担心自己老这样一个人待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比周围的女人爷们儿,又比周围的男人女人,在大咖面前太浅薄,在老粗面前又太文艺,好像在参与一个心理实验,在寻找忍受的极限。忍受的极限是什么?忍受是没有极限的。当慢慢适应了这一切,慢慢的内心不再慌乱,慢慢的适应了这种孤独,也就不再觉得孤独。这并不是说自己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圆滑,而是越来越能在保持初心的同时接受现实,保持内心的方向向上,不逃离生活,用力融入,至少,让孤独不再成为一件事。
也许是这种接纳的态度会影响一个人的气场,不知不觉间拉近距离,总之,2016年4月20日,和他相遇,在一个川味小饭店里。我其实不太能吃辣,却独爱那家的肉末豆角,红的辣椒和绿的豆角一起切小丁,不辣,很脆,于是成为常客。只是很平常的相遇,我和我的同事一起,他和他的同事一起,两位同事是驾校考友,于是拼桌。其实到现在我已经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什么,只记得他落在我身上的目光,还有牙齿咀嚼的清脆感和心里密密匝匝的甜。再往后的 日子就像是飞一样,所有的甜蜜恋爱都是类似的,我们周末一起发现新的吃货大陆、看电影,我值夜班的时候他会来送饭,他周末骑行比赛我会去加油,我会叫他起床,他会提醒我早睡,每一个节日都变成情人节,每一个纪念日都仿佛真的意义重大,密码变成对方的生日,相册里都是一起的照片,日子满的没有独处的间隙,所有工作外的时间都被填满,孤独似乎再也不会进入我的生活。
文字就是这样神奇。当你困在生活里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结局,可是当你把这些诉诸文字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是漏洞,结局变得自然而然可以预见。是的,最后,我们还是分手了,在1年零3个月以后。当爱情囿于简单的吃喝玩乐、聊天对话,我们似乎契合得没有间隙,我可以接受他的古板,他能忍受我的忙碌,我愿意陪他去吃辣,他愿意为我买甜食,其实这些都是太浅薄的陪伴,只是需要时间来告诉我而已。当他把婚姻与家庭渐渐提上日程以后,我才明白生活的琐碎和亲人的介入会怎样打破我曾经自认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对方妈妈的诸多要求,我妈妈的担心唠叨,他的消极逃避,以及我在那些深夜里对那段感情与未来深入思考,终于一点一点让我对这段感情失去了最后的期望与留恋,我在最伤心的时候选择了决绝,让它戛然而止。是的,决绝,我在结束这段感情之后也辞去了工作,转身离开了那座刚刚熟悉起来的陌生城市。
虽然我一直不肯坦然承认自己选择了逃避,我告诉自己 在那座陌生的城市里充满了孤独与哀伤,我只是要在一个自己熟悉的城市,在一个离父母近一点的地方,为自己选择一种安心的生活方式。像是为了加强说服力,我迫不及待地参与了事业编制考试,得到一份新的工作,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重新安顿下来,重新开始适应孤独。
呼和浩特的冬天风很大,气候干燥而寒冷,我独自窝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认真审视我的2017,我承认我选择了逃离,但我真的没有后悔,也不再觉得悲伤,不过是重新习惯一个人收拾生活,慢慢消磨睡眠,如小时候用粉笔吞没纸上的墨水一样简单。不过是花一个夜晚或者两个,甚至再多一点时间,把思绪理成家常,慢慢说给自己听。人生的前半截,就是要识人、历事、忧心,学会用最合适的态度与生活相处。
大路上,那么多人影远去如豆,只剩余音袅袅,这岁月看似漫长,不过须臾之间。刘同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我想这是真理。2018,俯下身,向幽暗中的自己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