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触动颇深。
首先,是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读书学习。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和钱瑗,他们都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无论生活给他们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仨都始终坚持读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苦难,书不离身;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各种诱惑和选择,始终如一坚持读书,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本就身体不好,又被批斗,连找一个安定的住所都难,但他们依然在小小的住所里装满了书,并且坚持阅读,坚持写作。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甚是猖狂,这时候,钱钟书先生已经不能自由发声,但是他选择写作,而且是用文言文写作,《赴鄂道中》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其次是对生活的热爱,钱瑗生下来就肠胃不好,后来因为身体或者转学的原因休学,甚至连父母出去爬山时,她都因为身体弱跟不上,但是她依然坚持读书学习,最后任教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在这期间,无论生活给她怎样的考验,她尊敬父母,疼爱父母,不参与斗争,一心一意做学问。
就是最后癌症晚期,躺在病榻上,钱瑗还是钱瑗,那个爱读书爱写文爱父母的钱瑗。
钱钟书和杨绛在文革期间,为了免犯错惹是非,总是离群索居,但是他们总是偷偷出去玩,像小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观看小动物,认识一颗颗松树。他们不参与政治斗争,但他们热爱生活。
工作之余偷空读书,生病之余坚持读书,被斗期间不懈读书,这些,是我对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和钱瑗最大的感受和最深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