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人生是个反脆弱系统。
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更够正向面对生活中的顺境逆境,不断增加复原力。
今天,何先生接到了战友去世的消息,很平静地出门了。回来也只是把情况简单和我说说,一点也没有月初知道战友得病时的忧心忡忡,手足无措,患得患失的样子。
一个朋友,在最初得知得了乳腺癌时,与丈夫抱头痛哭。后手术治愈,隔半年去复查,乳腺没事,发现肺部有毛玻璃结节(肺癌前兆)。告诉我时,我都很难过,不知怎么劝好。没想到朋友却很乐观,把不能做手术原因,及各种可能性都告诉了我。
我问她怎么做到(这么乐观的),因为第一次确诊什么样,我太知道了,可这次为何这么坚强?她解释去天津做的第一次手术,看得太多,经历太多,都看开了。
想想,所谓的“看开”是不是可以解释成:人自身的反脆弱系统随着阅历的丰富,变得也越来越成熟,坚固。
孩子在期中考试时已经经受过打击,这次在关键的市一模拟考试中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问题,每天开开心心地按照自己节奏进行复习。
而原来一直成绩很不错的小时玩伴,这次却考得一塌糊涂。早晨7点多,小朋友妈妈问我们成绩时,还说她孩子还没起床呢。没有太好的科,都不知从哪个抓起。
我能说什么?说什么都不对,只能告诉小朋友妈妈:现在是拼体力和心态的时候,你可别松劲儿。
不知道朋友什么心态,但看她孩子可能得萎靡一阵子。可见,人还是应适当遭受点挫折,是训练我们反脆弱系统和锻炼复原力的最佳方式方法。
要不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就是家境不好的孩子早早就经受“挫折教育”,心智和技能上过早成熟,变得坚强么。现在家境富裕的家庭,有的为了锻炼孩子,有的让孩子去穷困农村家庭进行“变形计”,特意让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其实锻炼反脆弱能力,增强复原力本事,不一定去强制性走极端,像“变形计”里的做法。可以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注意孩子的心情变化,及时疏导,教会孩子对待挫折的正确观念与处理方式,也一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