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在今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张爱玲的《等》,我接连看了两遍,是一篇幅不长的中篇,收集在《传奇》里。

《等》主要以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的一家按摩门诊部里一个时间段里的生意状况为主线(也叫明线),突出老板庞松龄的鼓着暴牙的老婆庞太太一家的圆滑和世故,冷漠、观望和自私是他们一家人的主流特征。他们不光为自己切身利益,也以锐利的目光衡量着每一个人的潜在价值。

暗线则以奚太太为代表的没落的、虚荣的、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患得患失的、表面上富有最起码有所炫耀的,又不甘认命的瞻前顾后的阶层。

明线和暗线通过“后来的人可以加二百块先做按摩”使歧视、矛盾逐渐凸显。童太太的加钱的链接、撮串,使整个文章有血有肉,逐渐鲜活。

文章通过庞松龄的女儿的嘴,得以引出奚太太的故事。奚太太是一国民党的军属,却因丈夫在外养着小老婆而无可奈何。但她认为这个都是老蒋的错。因为打仗,死的人太多,因而蔣介石让他的部下找二太太、三太太,且和大太太地位相当,而不再叫妾。孩子也是生的越多越好。所以奚太太并不认为是自己丈夫的有问题,而是被迫的。有意无意地炫耀着她的那个“地位高了”被送女人的丈夫的得意和炫耀,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她将骨子里的悲哀、孤独、彷徨、无措深深隐藏在所谓老蒋命令的遮羞布里孤芳自赏。

奚太太对童太太的厌恶和庞太太对奚太太的厌恶,都是通过对各自“嘴”的描写而表达出来的,实在是精致的可爱。

奚太太是听不得童太太像个神经病人的唠叨而沉默地突出像“鸟喙的小嘴”,“有许多的意见在那里含苞待放,想想却又觉得没得说头”。是想劝又懒得理,因为童太太在她的眼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糊涂老顽固。说了也是白说,她(童太太)理解不了的;而庞太太在往奚太太面前的痰盂里吐水的时候却无视奚太太对她似讨好的笑,奚太太又从镜子里“看见庞太太在漱嘴,黑瘦的脸上,嘴撮得小小地,小嘴一拜一拜一拜”,那已经是一种赤裸裸的藐视,再加上她那空洞的大眼睛虽然如灯,却看不到奚太太这么一个大大的活人,从头到尾的等待。说白了就是奚太太没有加钱。由此,奚太太感觉仿佛被“欺辱”了,她的小心脏被震得微微的颤抖。

明暗两条线相互交错,穿针引线般刻画时局的动荡和不古的人心。

令奚太太自我安慰的还是那个抛弃自己的丈夫。寂寞空虚而又积弱积贫的自己还要拿已抛弃自己的丈夫升腾的伟岸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幻想着他的归期,这是她唯一的慰籍,又或是她活下去的动力。

七十四年后的今天,如庞太太一般的人依然鲜活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面无表情地俯瞰着世上众生的辛酸苦辣,仰视着富豪们的奢侈豪华,咀嚼着无味如腊的家长里短,期盼着某某某的人生笑话。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何不以一颗宽容之心待人待己?面对各自的现实的生活,丢弃虚荣和幻想,把精力放在自己够得着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确自己的需求,量力而行,让生命在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努力等待那一束明媚的阳光来照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90后,不满足于别人告知他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更关注结果背后的真相,乃至其运作过程与逻辑。 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
    空凡阅读 429评论 3 11
  • 见过水瓶吗?那是用来盛水的容器,当然也可以装其它任意一种液体。其实水瓶可以拿来比喻人心,小的时候每个人的心就像装着...
    静_叶阅读 228评论 0 2
  • 如何渡过一个清凉健康的夏季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为了能有一个清凉又健康的夏季生活,很多人习惯采取洗冷水澡的办法解暑。...
    朱广力阅读 166评论 0 0
  • 打坐…… 开始有很多念头,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梭!偶尔回到对身体的感受和呼吸的觉察上! 慢慢地念头越来越少,关注...
    竺子阅读 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