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质性我信息和倾听的换挡技巧
当我有情绪,用我信息表达。若孩子先进入问题区,我们先倾听孩子。再用面质性我信息。
当孩子有情绪,我们倾听。
发了面质性我信息后,孩子不搭理你/孩子拒绝改变/孩子顶嘴怎么办?
1,拒绝改变/顶嘴
马上换到倾听挡,听孩子说。若问题没有解决,继续发面质性我信息。引孩子说出原因,再继续倾听。孩子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后,我们给出一个答案。
2,孩子不理你。
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拉着他直接去做:“来,我们一起把玩具收了去吃饭吧!”
或者使用非语言的信息
一种再发一次面质性我信息:“我和你说话,你不理我,我觉得很不被尊重。”
这个时候,孩子要么跟着我们走了,要么就是有情绪,回嘴,那我们换挡到倾听就可以了。
事实上,当父母换挡到倾听以后,很多时候知道了孩子的感受,父母就开始换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事件了,不接纳的感觉往往会消失,觉得孩子那样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更愿意接纳理解孩子,孩子也更愿意体谅父母了。
用面质性我信息,该怎么去沟通?
行为:描述行为,非指责性的行为。
(描述行为尽量客观具体,不带指责)
影响:你的行为对我造成了什么影响?
感受:我的感受是什么?
每天、经常、总是,这类话听起来让人感觉被夸大,被指责。
不说“每天都迟到。”而是
“你这周迟到三天了” “你这几天都迟到了” 这种就是非指责的行为描述。
所以,当我们发送一个面质性我信息,孩子顶嘴的时候,我们需要看下,我们说的真的是非指责性的行为吗?
学会表达自己,让孩子看到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的,给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
发了面质性我信息,孩子不搭理你,或者跟你顶嘴,该怎么办?
案例:豆豆上学总迟到,我被老师批评了
①行为———“你这周迟到三天了”/“你这几天都迟到了”。(非指责的行为描述)
②影响,孩子迟到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我不需要上班,但是老师会给我打电话。
所以,行为加影响是:你这几天上学迟到,老师给我打电话批评我了。
③感受,老师批评我,我的感受是什么呢?———我可能会觉得很为难、很尴尬、很没面子等等。
“豆豆,你这个星期上学迟到四天了,老师给我打电话批评我了呢。可是我早上催你,又催不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发了一个面质性我信息,可是孩子拒绝改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我们要马上切换到倾听挡,你得听孩子说话,孩子才会听你说话。
豆豆说:“那你就跟老师说,你催我了,我不听呗,这样她就不会批评你了!”(孩子拒绝改变)
倾听:“哦,你觉得我告诉老师,老师就不会批评我了。”
豆豆说:“嗯。”
他说嗯,我们该怎么接下去呢?孩子没有情绪,可我们还有情绪,我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时候就要继续发面质性我信息:
“可是我是你妈妈,就算我告诉老师,她还是会说我的。”
豆豆:“那怎么办啊,我不喜欢去上学,我早上都没玩够呢!”
继续倾听:“哦,原来早上时间不够玩啊!或者是:哦,原来是你没玩够啊!”
豆豆:“对啊,我喜欢在家里玩,我要你陪我玩。”
孩子想要什么?想要妈妈陪,对不对?
继续倾听:“哦,你想要妈妈陪你玩啊!”
豆豆:“嗯,妈妈,你能不能早上陪我玩会儿?”
孩子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孩子需要一个答案,不是要一个倾听了。所以我回答了他:
“好啊,妈妈可以陪你玩会儿。不过需要在七点十分之前结束,这样我们就可以七点二十吃早餐,吃完上学就不会迟到了,你觉得怎么样?”
豆豆:“好啊,我们七点十分到七点二十收玩具。”
这是我们当时一个完整的沟通。当然,并不是一次沟通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不是这样的,刚开始那两天是管事的,过了几天,就变成已经七点十分了。
“妈妈,再玩会儿呗。”
“妈妈,等咱们把这一局玩完再去洗手呗!”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一般会看具体的情况,如果眼看着就要玩完一局了,我不会催他,会和他一起玩;
如果时间还要很久,那我会在快到七点十分的时候,上一个游戏结束的时候,提醒他:
“还有三分钟就要到时间了,再玩我怕时间来不及呢!”这是预防性我信息。
大部分情况他是听的,可是有时候明明到时间了,他也玩完了,可是他就像没听见我说话一样,继续玩。
发了面质性我信息,他不理我们该怎么办?
有两种做法:
①一种就是拉着他直接去做: “来,我们一起把玩具收了去吃饭吧!”
②一种是再发一次面质性我信息: “我和你说话,你不理我,我觉得很不被尊重。”
这个时候,孩子要么跟着我们走了,要么就是有情绪,回嘴,那我们换挡到倾听就可以了。
事实上,当父母换挡到倾听以后,很多时候知道了孩子的感受,父母就开始换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事件了,不接纳的感觉往往会消失,觉得孩子那样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更愿意理解接纳孩子,孩子也更愿意体谅父母了。
比如豆豆迟到这件事,我倾听后,意识到豆豆的需要是我陪他玩,所以我调整了作息时间,早上起得更早一些,孩子玩够了,自然就不要我陪了,也就不迟到了,而豆豆呢,从我和他沟通过后,他上个学期整个学期几乎没有再迟到过。其实没有迟到他自己也特别高兴,经常回来说“我这个学期再也没有迟到啦,迟到的人换成谁谁谁啦”,特别有成就感。
非语言的我信息
有好多妈妈在发面质性我信息不管用的时候,会一直发:“走了,再不走就晚了!快点吧,妈妈着急了,快点吧!”喊了十分钟还在那里喊,孩子压根就不理你。你越喊自己火气越大,还不如直接抱着他就走呢。当然孩子可能会哭闹,踢打等等,这个时候你要去倾听他,但是该怎么做,就得怎么做。
你没有指责孩子不乖,没有惩罚孩子,这并不是在使用权威,而是在做有界限的父母。孩子会看到你的界限在哪里,这样他是很有安全感的。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下次他就不会这样了。
这种就是在用成人的意志力去引领孩子的意志力。这同时让孩子看到,你不是说着玩的,你说话是算话的。这个对于七岁以前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刚才说的是,先发面质性我信息后倾听的换挡技巧。但是有时候呢,也可以先倾听,后发面质性我信息。
案例:
有一次孩子被爸爸骂了,跑过来抢了我手里的资料扔地上。莫名其妙!
是谁先进入问题区的呢?孩子,对不对?所以最好是先倾听,后面质,而不是先面质。为什么?一旦先面质,孩子就会把他和爸爸的矛盾转移到妈妈身上,他搞不过爸爸,就来搞妈妈。
所以,我倾听他:“生气了啊!”
豆豆马上就哭了:“不许看书,不许看书!”
我继续倾听他:“想让妈妈陪啊!”
豆豆哭得更伤心了,哭完以后,他心情好了,啥事儿没有了,可是我有情绪啊,那些资料飞到处都是,所以我给他发了面质性我信息:
“你把妈妈要看的资料扔在地上,我很不高兴。”
豆豆吃吃笑着,和我一起把资料一页一页地捡起来。我们还一起探讨,生气的时候除了发脾气,还可以怎么做。
这就是一个先倾听后面质的例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不一定是一句面质一句倾听,需要根据当下的情况来。
对我来说,学了换挡技巧之后,最大的帮助就是我的脾气变好了。
因为我不再压抑自己,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妈妈了,我可以真实坦诚的表达自己了。我知道,就算我做得不够好,倾听也能帮助孩子把情绪疏导出来。
我信息让我表达自己,倾听让孩子表达他们,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流动了。
通常来说,容易发脾气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首先,他们认为有情绪是不好的,发脾气是不对的;因为认为不对,所以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即使不满,也埋在心里,不说出来。
可是,你有情绪,你压下去,那个情绪是不是就没有了?当然不是,情绪还在那里,而且越压越多,压抑到一定程度,受不了的时候,自然就会爆发出来。而且压抑得越狠,爆发得就越厉害。
爆发之后,肯定会后悔,觉得伤害了孩子,认为自己脾气太坏了。所以更加认为有情绪不好,于是继续压抑,压抑到一定程度,爆发,爆发之后后悔,后悔之后更加觉得情绪不好……
这就是情绪的四步之舞———
压抑 爆发 后悔 继续压抑
要摆脱这个循环,就需要学会表达自己。 你的表达也是让孩子看见,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给他一个情绪管理的榜样。
作业:
1、复盘一件在使用P.E.T.时,让你印象很深刻的事情,看看在过程中哪里做的很好,哪里可以有所调整。
今天儿子发烧没去上学,他坐在沙发上看平板。那会已经看了二十多分钟了,我有点乏了,就去房间睡午觉了。等我醒来后发现儿子还在看,马上就质问他:“怎么还在看哪!”儿子没说话。我马上走到他身边看着他,我想试下我信息,于是说:“宝贝你还在看,妈妈担心你的眼睛。”还是没吭声!感觉到受挫又无奈。我继续等着,其实情绪已经升起来了。等他看完最后一个我就把平板拿走了,还大声表达了不满,“我让你看不是让你一直看的!”说完还感觉自己气呼呼的。儿子还是没有说什么。跟昨天的情况差不多,昨天大部分发的是指责,今天比昨天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是,至少发出了一次我信息。这是有进步的地方。不过儿子拒绝我的沟通,让我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我非常受挫又无可奈何。强压的愤怒,最后还是以我的抱怨来结束这次沟通。看来我是真心接纳不了孩子看长时间的平板。冰山之下的情绪是:受挫 无可奈何 焦虑 担心。
我的界限不够明确可能也是导致儿子频繁越界的原因。若暂时还做不到放手的话,可和孩子制定好明确的规则,明确告诉我的界限是什么,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不以我的主观标准来判断,那么儿子心里也更清楚他应该怎么做。其次,不要用情绪去控制儿子。我的情绪,我自己负责。我在问题区时,我可以如实告诉我的感受,不指责和威胁。做好我信息发送失败的心里准备。若儿子不理我,我可以直接拿走,只需告诉他,“对不起宝贝,时间到了,妈妈要收走了。”或者我也可以再次发送面质性我信息,“宝贝,妈妈刚刚跟你说话,你没理我,我感觉到不被尊重,心里挺不舒服的。”而且关键的一点,我应该提前做好预防性信息。看好时间提前提醒他。这样相信效果也会好很多。
2、学习完这节课,您有什么感悟
情绪无好坏,勇敢表达我信息,给孩子做好榜样。
3、说说听完这节课,以后打算怎么实践
在我信息的表达上还需要多多去练习。不指责不威胁,只是客观具体的描述行为。
在最初有情绪时就需要表达出来。
不指责不威胁,好好说话。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