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追剧,《大秦帝国》之三部曲系列,深迷其中,今日说剧。
不喜宫斗之勾心斗角---女人的格局总是小一些。所以男人戏塑造得丰满又扎实的,心下便自成好剧。《大秦帝国》之前二部,成了这个假期几度催人泪下的好剧。当第三部之《崛起》,没有"呦呦可鸣”的同道中人琴瑟相鼓时,即使江山如此多娇,也便不那么好看了。
首先说“情怀”二字。无疑,这部剧的导演都是有情怀的人。美化商鞅,无疑是在肯定有理想是多么的可敬,即使毕其一生惨烈而死,总比碌碌无为更应让人记得,所以即使车裂,也是让人觉得死得其所唏嘘不已。剧中芈原(即屈原)也是理想的化身,投江的屈原,当身影在浩渺江水中化为一点白影时,你会觉得有一种死,比活着更有价值。"漂渺孤魂影”,至高处必是孤独之地,所以他们只能死。赶出秦国后张仪的醉,公孙衍退隐于江湖的醉,画面皆为素淡白衣着装,他们在编剧、导演心中,一定是大智于世大美于胸。没有情怀,画面难成。
其次,说说"孤独"。最让人感喟的画面在于剧中秦惠文王的死。历史至今无考证秦惠文王在46岁时得了什么病而死,但就剧中而言,秦惠文王的死最让人心痛。臆想中已阵亡殉国的发小手足赢华召唤,王后魏纾行刺的恐惧,爱妃𦍋月受苦的不忍:这是一个内心厚重的王。然而感性太重,又理性虑国,重重苦恼迫身迫心,又无法诉说,让他最终近乎在神经衰弱状态中孤独地结束了生命。作王者必心狠手辣踏开一条血路上位,这是中国历史的总结,自不必多说,但如若不忍不舍又不时回头张望,受虐的只有自己了。所以,在为王为君的路上,有句话很适切:孤独是可耻的。
第三,说说"知音"。秦孝公与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会孙衍与张仪,张仪与苏秦,魏冉与白起,可说都是不同情形的知音,有君臣,有敌手,有生死至交;有执手相看泪眼,有无语只愿醉酒,有一生拨力提携……某一日,知音不再时,心神便散了。所以,作为敌手的公孙衍与张仪落落寡欢却再次偶然相逢时,那心中的狂喜只有白衣素裳、须发飘散、千杯嫌少的画面所能描摹了。当然,剧中也有红粉知音,同样感染人心。只是,原著作者的格局更倾心于表现男人的世界。"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如此大境界,只能让人羡慕不已。
第四,说说"大智"。春秋战国,大争之世,思想争鸣,个性与文化空前繁荣,对于文学史而言,那是一个绝好的时代。“大智”之举在剧中常有体现,对人生之流逝、对境遇之喟叹、对情感之豁达,无不体现了在思想争鸣时期让人难以想象的大智慧及大胸襟。
近一百五十集的历史大剧中,人物丰满,细节可考,达95%以上的历史切合度,难能可贵。徜徉史剧,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