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话揭示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和内涵,城邦建设一致性是基础,又追求多样性共存。因此,一致性和多样性属于辩证统一,相互共存。
一致性是基础。没有一致性,多样性就是一盘散沙,事物的多样性必须建立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无论是城邦还是团队,一致性才是成为整体的基础。例如唐僧西天取经,成员之间可谓是千差万别,极具多样性,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西天取经的一致性目标,这个团队还会存在吗?估计早就分崩离析,各奔东西了。正是这个一致性的取经目标才使得团队虽然成员性格各异,但最终历经八八九十一难而取得真经。
多样性是根本。正如材料所揭示的“城邦的本质是多样性”,“同一种声音无法实现和谐,同一个音阶也无法组成旋律”,多样性才是团队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百花齐发的根本,试想如果大家都是一个面孔,一个腔调,何来的相互碰撞,异彩纷呈呢?比如弹钢琴,如果没有只是十个指头随便敲击,多样性固然有,但也只是乱弹琴而已。
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有机统一。只有一致性而缺乏多样性就是一潭死水,只有多样性而没有一致性就是一盘散沙。一致性因多样性而多姿多彩,多样性因一致性而形成团体。例如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有56个民族组成的,56个民族亲如一家,56个民族56朵花,也使得我们的文化五彩缤纷,繁荣昌盛。
一致性和多样性并非天生就是有机统一的,要么多样性大于一致性,要么一致性大于多样性,因此必须协调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就像材料所说,教育是促成城邦的粘合剂,因此我们也需要去寻找粘合剂,实现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有机统一。
《学人跟风,危害无穷》
熊先生几千年前曾厉批评我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的“跟风“陋习。今天读来,仍觉其力透纸背的现实意义。
首先,学人跟风严重危及学者的学术研究。学海无边而精力有限,只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学术有专攻,才可能成为相应方面的专家,并有所创新和突破。居里夫人一辈子只专注于放射性物质镭和钋(po1)的研究,陈景润则倾尽毕生的心血来解答哥德巴赫猜想。相反,如果你一味地追逐时代“潮流”,什么热门就“跟风”研究什么,那你就只能沦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之业”的轻浮浅薄的二流学者或人云亦云的学术贩子!
其次,学人跟风严重损害国家的自主创新。急功近利的学术跟风势必会浪费原本有限的科研资源,导致许多基础性、风险性的学术领域“无人过问”,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按熊先生的说法,可是国家民族危亡的征象啊。所以,每一个有爱国心的学者都应该努力以自身的自主创新来推动国家的自主创新,而不应该一味低级地跟风!
最后,学人跟风严重败坏社会的道德风气。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义正词严地指出,作为知识乃至真理的化身学者不只是“社会的大脑“,更应该是“人类的师表”和“道德的楷模“。如果这些在世人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的学者,都堕落成为浮躁肤浅的“逐臭之夫”,这将多么严重地败坏整个社会的风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但愿我们的学者戒除跟风的陋习,在冷僻险远的自主创新的学术道路上,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并最终领略到学术和人生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