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确立自我形象,形成自主思想,与外界环境中的审美要求是一致的,大家都认为男孩子应该坚强、自信、果敢、强壮,天生就是要去征服和战斗的。而女孩子如果树立这样的自我形象和自主思想,便与社会环境的审美需求相悖,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女孩子该拥有的特性是——性格:乖巧,听话,娴静,外形:纤瘦,漂亮,娇弱,她们没有战斗力,无法立足于外界,将来基本上只会作用于家庭事务中,以生育养育来交换物质、安全的保障。
从早期人类社会来看,女性从生理角度来说,就算排除生育带来的影响,力量上也远远比不上男性,因此男女在经验的积累中对生活方式进行了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即男性负责狩猎和安全,女性负责生育和养育,如果这是造物主对两性依照生理结构对应社会职能作出的分工,那么也算得上是公平公正,但这样的合作方式往往不能长久,原因在于它又与物种繁衍的天性有着冲突和矛盾。
看过动物世界的同学都知道,雄性动物繁衍欲望总是高于雌性,仿佛他们天生就带着延续基因的伟大使命,这样一来很多雄性动物在短暂的快活、令雌性受孕产子之后,就离开他们,又开始了寻找下一个目标继续重复上一套流程。无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的文明程度,部份男人与雄性动物身上这一点共性总是无法消除,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这本书里对此也有比较中肯的描述。这当中有男性生理结构、个性心理、环境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女性如何面对在生育之后的孤立无援,独自承担起生育以及养育的重负,不仅仅是社会道德,法律所要关注的问题,女性本身应该对此多做一些了解和思考。
从早些年网友们口中相信爱情和不相信爱情之间的矛盾辗转,到近段时间女性网友们口中的日常恐婚恐育,不仅仅是某个娱乐新闻或偶然事件造成的舆论结果,是更多的女性通过两性关系的窥见了更为深刻更为真实的人性本色。
可以联系前段时间的林生斌事件来验证,在他营造的深情人设之下,仍然无法抗拒基因里对繁衍、和性的需求,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对情感的需求,这种情感不需要是特定的某个人,即便当下是非她不可,其实以后也可以是别人。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和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两位亦可作证,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纳兰容若若非死的太早也难保不是一类人,所以在雄性的基因里,多情易得,专情难求。
从宏观上来说,在大自然中,人也属于动物的一种,但从微观上来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成为世界地球的统治者又与动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今时今日也不再是那个茹毛饮血、虎口夺食的原始社会,庆幸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好时代,女性再也不用因为力量的弱势被社会排除在外,通过获得教育,女性可以拥有和男性同等的生产力,那么也拥有在现代社会中去征服、去战斗的同等资格。在我们这代人当中就有一些思想开明的父母,在计划生育时代,把女孩和男孩无区别来教养,让部分女性拥有了完整而独立的自我意识,用个人能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地位,也为男女平权打下了事实的基础。但仍有一些女性受传统文化影响,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庸和同盟,所得到的庇佑和利益都是短暂且不牢靠的,甚至要承受太多的隐忍和牺牲,最后被逼走入失望以及绝望,近年来社会新闻当中有太多血和泪的教训令人叹息扼腕,如被产后抑郁折磨的妈妈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从高楼纵身跃下。与其处于这种患得患失的被动当中,不如主动、勇敢的投入世界,像男人一样战斗,把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中,把财富和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再回到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上,随着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传统的观念并没有被新的需求所取代,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要求女性在经济上能够独立自主,要求女性在思想上能够同频共振,所以,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两个人不一定能走得长远,但势均力敌、三观相合、能相互尊重、支持、合作的亲密关系才能幸福长久。
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两性关系和男女地位从来不是固有的形式。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将来又会以哪种形式存在?在当代社会科技、人文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有无数的前辈为此呼吁发声——男女平权,不是简单的将一颗花生米平均分成两半,而是在尊重男女不同的生理条件,尊重他们先天赋予的不同特性的基础上,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也享受到与之相等的权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
比如线现下国家和社会都提倡夫妻积极响应三胎政策,但怀孕、生育要具体的落实到个人头上,还是由女性来承担,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家庭和事业之间无法平衡令很多适龄生育的女性左右为难,如果国家、社会、家庭伴侣都能理解女性的这点难处,给予支持和保障,女性才能无后顾之忧。
希望广大的女性朋友都应该树立起这样的信念,致敬曾为此抗争、发声而付出过代价的前辈们,我们也将继往开来的为此而努力。
那么,作为女性的我(你)还要作为“他者”而存在吗?还要迎合以男性作为中介而对“他者”进行的审美定义吗?
有一位博主把波伏瓦的《第二性》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归纳:
他=自我=self
她=他者= Other
man=男人=人类
woman仅=女人≠人类
如果你是一名女性或者你有一位女儿,你是希望自己(她)将来成长为自我还是他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