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5期“礼”专题活动。
我们中国人的风俗,过年了,亲戚间在走动的就要来拜年,那也不能空手来拜年呀,小辈要给长辈送礼,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刚刚过去的2024年新年,大家过年串门是送礼还是送红包呢?
可能得分人来说了。有人就比较喜欢收钱,钱可以买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给红包方便,直接发红包了,不用考虑买啥,只要买个红包壳就行,里面随你塞多少钱。
有人就比较喜欢收东西。钱又不是没见过。大过年的,有人就喜欢别人拎着东西来家里,那就买对方喜欢中意的东西去,这样皆大欢喜,大家都挺开心。
前几年,我去大舅家都是买东西。前些年大舅喜欢抽烟喝酒,那就给他买香烟买酒,舅妈也喜欢喝酒,就买酒了。
后来我看几个表哥他们都直接送红包的,那么我也就跟着送红包了,但感觉好像大舅不高兴了,然后今年开始又改送东西了。
这个也让我想到以前很有名的广告词——脑白金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可能全国都在播这个广告,以至于老老小小都知道这个广告。但是保健品这种东西吧,其实真不好选。买到假货就更麻烦了,保健品也不能乱吃,其实我们更缺的是营养素不是保健品,但现在好像一说到买东西送人就想到保健品了,而这里面水太深了。
所以,可能还是投其所好,买点想吃的送人更合适。像我们这儿一般如果不喝酒的话,送给女性的长辈,那么就买点牛奶,水果,糕饼之类的。男性的长辈,就买点烟酒这样子。
我妈比较有创意的送法,去我大姑妈家,给她送了现磨的五谷杂粮,那些核桃、芝麻、红枣打磨成粉,装罐头送人,也觉得挺好的,挺养生的。
今年给我大姨父买了两罐的蛋白质粉,因为他肠胃功能不太好,需要营养,平时也要吃蛋白质粉的,那就给他买了蛋白质粉。
按需求买,按照个人的喜好买,我想应该收礼的人也挺开心的。
想到前几年有表哥来给我妈拜年,送的是饮料——王老吉,孝感米酒,椰子汁这类的,这些饮料我妈身体不是太好,不太适合喝,平时都不喝的,家里平时也没其他人喝,所以,收着就很纠结,特别是如果要计较的话,小朋友们要给红包,但是送来的东西又不喜欢,就真的很难受。
后来不走动了几年之后就不走亲戚了。不一起吃饭了,也不拜年了,过年就各管各过了。这是小辈送长辈拜年礼。慢慢的不知道这个习俗会不会改变。
接着说长辈给小辈的礼——千言万语都在压岁钱里了。长辈有多重视这个孩子,那么就体现在他的红包压岁钱里面了,钱越多,说明越重视,毕竟给出去的压岁钱是真金白银。
但一家一家亲,也能明显的感到亲疏有别。自家的孩子——亲孙女,亲外甥和这个表外甥侄外甥,给的红包就不一样。亲戚间是礼尚往来,长辈给孩子的红包跟大人给的拜年礼红包成正比。
自家孩子的红包,就是长辈的心意,一般都会多给,给自家孩子也舍得。这是我看到感悟到的,其他地方风俗怎么样不晓得,但是我想应该大抵都是一样的,毕竟人都是有偏心的,都是偏向自家的孩子。
过年本来是一个联络感情的好时候,一年没见了可以在一起聊聊。但是,慢慢的,好像对现在年轻人来说,也成了一种负担。
我听有人说,他们搬新家了,但是他家里面是不打算接待人的,平时自己烧烧饭就行了,要接待就去外面饭店。
我们这代人的好客热情之风,好像已经被钢筋混凝土水泥造的冰冷的房子给冻住了,各人专顾自己了。等我们的长辈走了后,我们八零后独生子女的一代,可能以后过年就自己家里蹲了。也没有啥拜年不拜年了。
目前,还是要遵守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该走亲戚的就走亲戚,该去拜年的就去吧,该送红包的就送,不要小气,不要去计较,这样子亲戚之间也能少些摩擦。反正,过年过年,年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