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冯梦龙传奇》。冯梦龙大家都知道,以三言著称。不过大家放心,这部电影不是冯梦龙教你著书立作。整部电影没有一点著书的影子。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立志,推崇的是三不朽。《春秋》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五十七岁的时候,冯梦龙就已经完成了读书知礼的心愿。立德嘛,算是人品中的上乘,立言,著书立说成就斐然,只是这立功,寸功为立。这个电影讲述的就是立功,完成三不朽的最后一不朽。皇上一道圣旨,让冯梦龙到寿宁县为县令。
出发前,他也是喜忧参半:喜踏柔情水,哀愁结伴行。前途漫漫,能否完成心愿,未可知。
当时寿宁的大致情况是:民不饱温,虎患猖獗,悍匪横行,倭寇强掠。而现任县令,却是闭门不出,不敢为民请命。总之无人主事,民不聊生,乱的很。
冯梦龙到达寿宁后,行为处事秉行的宗旨,便是他教学时所说的,为何读书,如何立志,推崇大思想家王阳明: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这掷地有声的是良知二字,有了良知后再可治天下——《传习录》。阳明心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致良知。根据心中本来的良知行使,良知在心里求,不用心外求。
在冯梦龙的心中,唯一不符合他良知的只有两个患:畜性的虎以及外来倭寇,这两个是不可教化的,因此只当除去。致良知,不是说不可杀生,对于无可救药无人性的,只当除去,才能不为祸人间。
借中街议事,亲子民,听民愿。首要就是除去虎患,需要捕虎笼,而匪首李长姣,便是唯一有能力会做捕虎笼的人。于是冯梦龙仅带一仆人,上匪山,进匪窝。因李长姣对他早已欣赏,摆明身份后,就轻易收服了匪首李长姣。并让李长姣捕获虎王,带领众人回来,当街而过,此举后开始深得人心。冯梦龙一届文人,深入虎穴。推崇阳明心学,良知学的文人,一般是不会如此冒进。但是了解土匪是否还有人性,是否义匪,根据具体情况招安,不通杀,这是良知学的自然反应。
除虎去一害,收服李长姣,去二害。并让其组织部下操练兵马,对付倭寇,准备除三害。
在匪窝,仆人借尿急,而后逃脱。对于危难时刻,仆人害怕独自逃离,也并未责怪,回来后还调侃的说,也算是死过一回的人。人之常情,是拥有七情六欲,他深深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没有指望一个常人会不怕死,一个仆人能首先保护自己。
小事不兴大狱,对待小偷采取被抓后,穿特殊标识服装扫街,并需要抓到一个小偷,否则便是连续扫四十九日。以仁治人,攻心为上。阳明常说,所谓攻心,就是让对方心动,就代表着有效果了。而常的效果,就通常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当地有溺死女婴,则出告示,讲明自然人伦之理,教化百姓,坚决制止,违者严办。体现他尊重生命,不畏风俗习惯,坚决要求改之。对生命的尊重,是致良知最基本的宗旨。
除害后,兴教堂,重农耕。一系列措施,都是要确保民众走上温饱的道路。针对上司的有意诬陷,坦然以对。实在是光明磊落的真真君子。走时,不带走寿宁的一草一木。实现了当初的诺言。留下了千古美名。这是外人给他的容易。对于求良知之学的人来说,功名也早已看淡。执行了心理良知,就此生无憾了。也是单纯的心学之人,即使创始人王阳明,也是很难走到权力的核心。心学也是首先克除自己的欲望先把人当做善人之学,而帝王和臣子都有自己特殊的欲望,容易受排挤。
[endif]影片的最后,李长姣力战倭寇而死。而倭寇死伤过半,从此也不敢侵犯寿宁地界。这最后的一大害,也就算除了。明末清初,沿海的倭寇如鬼影一般,最是让人恐怖。会在夜深人静,睡梦中刀抹脖子。清初为了稳定,朝廷因此都出了禁海令。海上活动都当海盗论处。虽说是海盗,实质上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军队:等级深严,分工明确,训练有素,意志坚定,战斗力极强。
我非黄山公,无力抗上廷。百姓无米下锅,需割掉未贡的早稻应急,还有失去儿子的老人没法养活孙子,只能将他卖掉,但我作为官吏,又不得不上门去催缴赋税。这或许是此篇电影里冯梦龙,最无能为力的事。明末崇祯,朝廷内忧外患,摇摇欲坠,行军大战,赋税愈来愈重。尊君是良知学的宗旨,爱民更是良知学的宗旨。夹在中间,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难。所以才有这样一句无奈的感叹:我非黄山公,无力抗上廷。
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阳明心学,在那个年代的运用。冯梦龙的行为处事,处处以良知为导向。以仁治人,以心服人,以严律己。心口合一,便是良知学的精髓。良知,不是做给人看的,是做给自己看的。阳明曾说过,他不著书立说,是怕有说的不对,贻害后人。《传习录》是他弟子们收集平日阳明的语录。并在序中,弟子也说明了,记录语录是因为怕忘记老师的教诲,所以记录下来日后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