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咪蒙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大意是:公司里一位实习生因为大学所学专业是调剂的,并非自己所喜欢的。学习起来特别痛苦,打算休学,专心在公司实习。咪蒙表示支持实习生休学,还提出一种“社会现象”:在学校,学生学不到真本事,因为不少老师根本没有认真教书。
我也关注咪蒙,偶尔也会去看看她的文章。她这个人蛮有趣,敢说,敢写,还不怕人骂。
她的文章,有不少也能说出大众心理,虽然能够抓住“客户心理”与跟她多年做记者有关。但是,她的写作功底确实有目共睹。
只是,《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这篇文章的观点,我并不认同。
文章中,咪蒙提出学生学不好文化知识,问题出现老师身上:讲课内容陈旧,没有吸引力。这个观点,我认为不太准确。
02
现在,由于从小学到高中,《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加上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居多。学生要是调皮,作为教师,教育学生时,说重一句都不行。一个班几十个人,除了要把课上得精彩,又要是不是抓抓纪律,要想怎么讲课又要斟酌如何提醒学生,上好45分钟一节课可不容易啊。
学生到了成人年龄,他们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这个阶段,除了授课,教师也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想法。
那么,在大学,多少人上课认真听课?衣食无忧,没有经过什么挫折,很多学生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未必能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梦想,计划就无从说起。这个时候,无聊,迷茫,便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
咪蒙在文中说到,自己的实习生因为对调剂专业不满意,大学学习特别吃力,现在决定休学,顿感轻松。我觉得,这个说法,有逃避困难的嫌疑。
其实,高考填报志愿,就好比谈恋爱。就算最初的专业是自己千挑万选的,通过大学后,未必自己会愿意继续学下去。
03
我有一个同学小d,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觉得“物流管理”,去了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她觉得比起物流管理,她更喜欢学英语,为此,她特别后悔当初的选择。
一开始,小d也以为就只能这样枯燥地学四年,但是后来,通过了解得知:原来,如果学生在大一一年内成绩没有不合格记录,学校也支持有学困的学生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继续学习。
于是,在坚持认真听课的前提下,第二学期小d就提交了转专业申请,大二的时候小d就成功转到外国语专业学习。
再说了,如果不喜欢自己选的专业,除了转专业这个选择,还可以修双学位。
虽然,大学修双学位,确实需要花费比其他同学多一倍的学习精力,但也是好处多多。除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毕业后拥有有两个学位,可以为自己找工作留出更多选择的余地。所以,就算自己调剂的专业不喜欢,修双学位不也是一个不错的原则?不是一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何必休学?
我认为,咪蒙鼓励自己的实习生休学,只是从她的角度思考:相比较大学枯燥的学习,认为实习生在自己的单位不仅能接受更好的培养,也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咪蒙也许是对的。
04
但是,如果把这个实习生放在社会大环境,可以吗?
那肯定不行。
文凭是接受专业程度训练的证明,是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的最佳凭证。咪蒙只有一个,但大学生是千千万万,咪蒙能把所有大学生都招入旗下吗?
不是全社会的老板都是咪蒙,不是所有行业都能接受没有文凭的大学生,更不是所有行业都能接受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大学生。更何况,一些技术性要求极强的行业,如果没有受过大学专业专门训练,学生根本无法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
不喜欢自己原来的专业,可以转专业,也可以选择修双学位。
这个世界,哪里可能有什么都刚刚好是你想的样子。如果人生太顺,就不会有历练这件事了。
不要因为专业不满意轻易休学,休学应该是个例,而不应该是集体行为。
05
十年寒窗苦读,才获得了一个过独木桥的机会。不要暂时没有那水准,就想往更高的平台跳。
有多少天才?
也许,能进咪蒙公司的人,对创作确实是有天分。
可是,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适合创作。
所以,实习是锻炼,休学需谨慎。
学习如恋爱,暂时没有碰上自己喜欢的对象,不能马上就判定自己失去爱的能力。
你可以多认识认识其他朋友,提高遇到真爱机.
ps: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