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写作成长营,4月30号。
昨天一天忙碌没午休,尤其一下午陪孩子作业,头很晕涨。晚上六点半接到宝爸电话:他在从公司回来的路上,让我立马打包行李,回家接上我们,出发外出玩两天。
当时不假思索答应了。主要是太想带孩子们出去放风。挂完电话就后悔了:晚饭没做没吃,衣物未洗。到晚上急吼吼的出门,回来时家里一片脏乱,是我很不能接受的。
是的,想象中的“归家时的脏乱环境”给我带来了沮丧情绪。8点打电话通知我们下楼出发。在他一如既往的迟到中,心中抱怨升起:不管去哪儿,他就只做个没头苍蝇的车夫,轻松的可以说走就走;行李包裹、行程、孩子都得我管,粮草辎重我却洒脱不起来。
于是,回话:你想去,你带着孩子们去,我不想去。
……
突然一个觉醒:为什么我总是“及时扫兴”?一件开心的事,为什么会制造出“不开心插曲”?多年的体验深知宝爸时间、空间的“天赋智能”薄弱,他自身深受其扰、尚且无法改变,我知其不及而去期待岂不是欺负人吗?即将到来的小旅途,换个模式去体验不行吗?
于是又打电话“现在八点了,还没吃晚饭,还需要洗澡,会更晚。搞完了还需要收拾屋子,我不喜欢回来家里一团糟。今天晚上打好包休息好,明早吃完出发更合适。”
.......
一路上也是很放松:
天气闷热、阴晴不定、时有小雨,有什么关系?天气就是有很多种!没有谁规定晴天就是最好的。
准备了很简单的食物:黄瓜、馒头、水、葡萄干、鸡腿。不考虑孩子们平时爱不爱吃,有什么关系?够不着的情况下,真饿自然会吃。
下着小雨,任由孩子们在雨中爬山、到布满乱石的溪边玩水,衣服淋湿、鞋子湿水这是必然的。有什么关系?淋场雨肆意洒脱啊,回到车上换干爽衣服,这天气病不了。
一进入四会瀑布景区,小宝嚷嚷着要拉大便,非厕所不可。在这不太旺气、陌生的地方不知哪有厕所。我不接手“他的着急”,这是小宝自己的事情,真憋不住,自然会同意在杂草大树下去解决。
大宝内急,我牵着他在闹市区找公厕。最后关头,一头扎进一个口腔诊所……我招一女人一顿臭骂,在不断的挨骂中道歉,诊所是她私人的。有什么关系呢?是我做的不好,我也暗下决心,我会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改变了模式,淋了一天雨,却不减兴致。带娃模式也有了改变,不用自己的“母爱模式”羁绊了“2个小男人”。
第一次打了胜仗,赢了自己:觉察——看到情绪运作模式——改变模式。
改变,并不需要握紧拳头、紧绷绷、孔武有力,而是更加的敞开、放松、积极面对当下。
日常生活就像个“放大镜”,把你投过去的、放大了、再返还给你。
投以“抱怨、指责、苛待……”,它必还你负能量;柔软在当下,糟糕的事情也会有正向意义;即使生活转背而去,我坚信是去拿礼物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