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注定了我的工作平凡而美丽。投身教育事业,二十几年弹指一挥间,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忧心的烦恼。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两大主体,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境界。
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情境,爱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教育并不是一个教师简单生硬地把知识和真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师生在精神上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过程。只有当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渠道畅通的时候,一切教育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如果师生之间互相对立、矛盾重重、渠道堵塞,教育就非遭到失败不可。因此,一个好教师必须善于用真诚的爱去开辟通向学生的道路,用爱架起师生之间的连心桥。任课教师如果在感情上同学生非常亲近,学生就会出现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随之对他所教的课程越来越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由“爱生”而产生的“尊师”效应。
记得新学期开始,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就发现班里最后一名男同学不太跟我合作,让背的概念也不背,让记的笔记也没记,我问全班同学他的名字,他们告诉我叫“赵思涵”。下课了,我说:“赵思涵,你跟我到办公室一下。”下课后他跟着我乖乖地来到办公室,不敢吭声,同办公室的程老师看到就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天太热了,我请这个学生上来吃点西瓜,解解渴,消消暑。”说完就给赵思涵递过去了一块西瓜,程老师笑了,说:“赵思涵,你的面子好大呀,全班这么多学生,李老师怎么就带你一个人上来吃西瓜呀?”赵思涵吓得不敢说话也不敢接西瓜,我打趣地说:“快拿上,别怕,你今天表现比以前稍微进步了一点,我奖励你一下”。赵思涵还是不敢相信我的举动,不是要批评他吗?他不敢接西瓜,我看到他的样子,笑着说:“放心,我就是让你来吃西瓜的,天太热了,你课堂上安静不下来,吃完了就回去好好上下面的课,不要再不听课了,快吃了,一会儿就上课了。”他听我说完,笑着点点头,接过西瓜,很快吃完,走时给我深深地鞠了躬,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赵思涵上我的课时格外认真,笔记一点都没少记,上课也能回答简单的问题了,因为这件事全班同学对我也格外热情,他们学数学的热情空前高涨,我的心情也愉悦了不少。其实孩子们心里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都是很聪明的孩子,只是控制力还欠缺,我们做老师的要有爱心❤️和耐心等待他们慢慢的改变、慢慢的进步!
两个星期后,我把讲过的内容精心地出成了试卷,全部是基础内容,提前告诉学生要求他们好好背法则概念,用了两节课发给学生答题,一张全部是概念,一张是简单的题,用来检验他们的概念运用情况,我拿回家用晚上时间认真批阅了起来,看着一张张考卷,一个个可喜的成绩,我欣慰的笑了,尽管有些学生的成绩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的!
关爱学生,让学生找回春天,找回自我,找回学习的乐趣。三尺讲台,几度春秋,爱,便是那飞逝时光中的主旋律。一路走来,一路学习,一路琢磨,我愿意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让每一个孩子找回学习的自信心,用爱心引领,与这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