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孩子好不容易立志想认真学习了,也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但对自己的定位很模糊,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进,怎么办?
我遇到太多这样的学生了。
90%的后进生可能都会犯这样错误,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学习了,成绩就一定可以提高。
一旦他们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成绩还是原地踏步,或者这科提分了,另外一科又掉分了,搞来搞去,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大概率就会陷入沮丧无助的情绪当中,慢慢又不想学习了。
哎 ······如果自己的学习卡点还没有搞清楚,就盲目地发力,你不沮丧谁沮丧呢?
这不就是把好钢用在了刀把上,而没有用在刀刃上吗?
刀刃都不锋利,你怎么砍得动“提分”这块骨头?
所以,我在给学员做情绪赋能提分指导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卡点来学习,并且马上实践,快速找到突破口,力争在最快时间内见到效果。
效果一出来,人就有了信心,就愿意继续实践下去。
②
要想加快孩子提分的速度,你就要教会他对学习全流程进行优化。
不会全流程优化的孩子,提分效率可能只有5%~10%,你孩子一旦学会全流程优化,提分效率可以高达50%~70%,甚至更高。
什么叫做学习全流程优化?
就是想办法把跟学习有关的所有关键环节的效率都提高一些。
比如:
1. 听课板块:专注、记录、反馈、互动、复述
2. 作业板块:排序、整理、完成、检查、改正
3. 考试板块:复习、归纳、答题、检查、评估
以上列出的这3大板块15项环节,如果孩子做到每个环节的效率都优化提高哪怕只有5%,那叠加起来就是高达75%的效率提升了。
你想想看,如果你孩子每天的学习效率,都比自己原来过去的状态提高75%,连续坚持3个月下来,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呀?
你以为提高学习关键环节的效率很难吗?
学会情绪赋能的方法之后,就很容易了。
为什么?你想想看,你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同一件事情,是不是效率就大不一样了?
但问题是,如果你孩子没有掌握一套随时随地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他就算想心情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调节得过来吧?
等他好不容易调节好,老师都下课了,考试收卷铃声也响了。
如果你也想学习情绪赋能提分的方法,让孩子拥有自如操控情绪的能力,全流程优化自己的学习,私信我:情绪赋能,1小时教会你。
③
谁说数学不补课就不能提分?
一位十几年的朋友说,想给孩子报个数学班补一补,问我认不认识好的老师可以推荐,因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期末120分的卷子,这小子居然考了57分。
其实朋友一直都有给孩子补数学,但感觉这小子总是心不在焉的,而且现在双减有规定,补课老师也不能布置作业了,其实布置了他也没空做,学校的东西都没搞得赢呢。
我说,对呀,学校的东西都没搞得赢,你让他去补课,他就搞得赢了吗?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让孩子先把学校教的东西搞清楚了,至少能把他的分数提到及格线以上,好的话还有可能突破到95分以上,你要不要试试?
朋友掩盖不住有些兴奋的心情:如果不补课也能提分,当然要呀!
我说,很简单,假期你让他每天各花20分钟,做两件事:
1. 一字不落地精读数学课本
2. 一字不错地抄写课本例题
课本上有最权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你不先搞定它们,以后考试怎么审对题?
课本上还有最经典的例题,你不先搞定它们,以后怎么规范答题步骤?
所以,孩子一旦把课本吃透,几千几万的补课费是有可能省下来的。
朋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又有些担心:我就怕那小子做起来偷工减料,达不到效果。
那也不难解决,注意两个方面:
1. 多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确保他始终在一种愉快的状态中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 与孩子商量,设计一个完成了相应学习任务,就可以有积分,并用积分兑换奖励的制度。
前者解决孩子的学习状态问题,让孩子养成在愉快的状态中学习的习惯,这样就更容易坚持下去了。
后者解决一个外在激励配合的问题,让孩子有目标、有期待,这样学起来更带劲。
第一个方面,你可以引导孩子用情绪赋能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方面,在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后,在他乐意学习的情况下,我再教你怎么设计。
等孩子打好基础了,将来想再报班提高也没问题,到那时,就不是补课了,而是培优。
好!朋友果断决定这个假期就让孩子学习情绪赋能提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