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写东西是非常私人的事儿,只要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就足够了。这种想法中提到的“写”,更多的是记录。文章的读者只有自己,更多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人说,写文章是非常自然的事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讲究顺手拈来,“下笔如有神”。这种心流状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遇不可求。
我们小的时候学习数学,都是先学定理,然后才能解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些题目很直观,直接套用定理公式就可以解出来。而有些题目形式复杂,需要层层推演、拆解、思考,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破解还得依靠定理的基本逻辑。
学弹琴,要先从基本指法、乐理知识开始;学下棋,头脑中要有棋谱;练习声音,也是从呼吸、发音的方法起步的。做绝大多数事情,都需要章法。写作,也不例外。
王烁老师在他的得到大师课《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写作篇分享了他总结的前人经验。即,写作入门,可以用“做减法”的方法,写作进阶,需要通过“做加法”的形式。
写作入门篇——做减法
要做一个合格的写作者,这个阶段文章的最少必要条件就是 “准确”。
要做到“准确”,有四条原则:
1.多用动词+名词;2.尽量用白话表达专有名词;3.删除;4.修改。
前两条很好理解,说一说删除。删除的对象包括:没用的;没必要的;华而不实的。凡是符合以上三种情况的,都需要删除。修改,可以依据前三条原则进行检查。
写作进阶篇——做加法
“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这是美国认知科学家、语言心理学家平克对写作过程的高度概括。
王烁老师介绍的“做加法”进阶原则,就出自平克的“经典文体”(classic style)写法。
“做加法”原则有五点,我尝试从“看”和“读”两个方面总结梳理。
写文章的过程,是写作者带领读者的过程,写作者总是先于读者一步知道文章的脉络和进展。在向读者展开文章的过程中,一是引导读者“看”,二是方便读者“读”。
“看”注重的是文章的谋篇布局。
一是文章的叙事结构——明快但不直白。“作者为读者打开窗户,并不直接把真相喊出来,而是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发现。”
二是文章的叙事方法——连贯性。连贯性主要有三种方式:相似、临近、因果。
相似,讲究结构平行。多用一二三四,综上所述,一方面另一方面来表达。
临近,讲究时间顺序。如无必要,尽量顺序叙事。如果运用倒叙和查询,一定是有特别的目的。
因果,不仅包括狭义的“因为,所以”关系,还包括广义的反驳和限制。如“除非,尽管,但是”等等。
“读”的过程主要看遣词造句的功力。
“读”讲究阅读和朗读两个角度。让读者真正“读”,不能忽略要减轻读者阅读压力的原则。
1.注重韵律。相似意思的词,选择读起来更上口的。
2.用词准确。用词要避免过于专业性和晦涩,而且慎用一些不准确的“新”词。
3.多用短句。尽量多用短句。如果有长句,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点睛之笔。
4.先易后难。在一个段落中传递的信息,先易后难,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推荐的书籍
王烁老师介绍了给他在写作上启发的书籍。
《风格的感觉》(The Sense of Style: The Thinking Person’s Guide to Writing in the 21st Century)——平克
《风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
《论写作》(On Writing)——斯蒂芬·金
《论会写》(On Writing Well)——威廉·慈恩色
总结一下,做减法的要素是“准确”,做加法要从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入手,学会带领读者,帮读者减压。无论是做减法还是做加法,写作的进阶之路,需要不断的练习,通过将招式内化,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