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九岁时失明
常年生活在盲人影院
从早到晚听着那些电影
听不懂地方靠想象来补充
——周云蓬《盲人影院》
《推拿》,娄烨作品,改编自毕飞宇的同名小说。
这部18万字的小说,以庖丁解牛的锋利,在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之间划开了一道切口,使得健全人能够窥探到一些盲人世界的碎片。不约而同的,有书评将之赞誉为——黑暗中的舞者。
若干年前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服务项目,叫作“给盲人讲电影”。记得是在鼓楼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依稀记得她的名字,叫“心目影院”。
“给盲人讲电影”,说白了就是为了能让盲人也欣赏到影视作品,在放电影的同时配一个解说员,为他们同步讲解电影中的画面,帮助他们去想象整个电影的故事是什么样的。这个工作听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很不容易。
当时带去的都是广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去体验当一天盲人的感觉。要求他们闭上眼睛,和盲人们在一起听一次电影,以便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
广院的学生们有很多都学过“视听语言”的课程,算是接受过专业的影视训练,按说是最适合这个工作了。但即使如此,一个二十出头的学生,想要一下子理解盲人的世界,还是太难了。后边的志愿工作,是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能来做讲解员的。
每个人都很忐忑,害怕在自己讲电影的过程中,描述出来的画面盲人们不能理解。
比如,红色要怎么形容?
那天活动的电影讲解员,是当时比较红的主持人王小丫,广院的师姐。大概也是第一次讲,讲的不太好,但是她带来的意义,可能更主要是为这项公益活动争取社会更多的关注。
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这个项目是否还在继续。
《推拿》一开始,一直贯穿着一个很平实的旁白,从讲述小马的故事开始,讲述他如何失明,如何无法治愈,又如何接触到推拿这项工作。“……那是小马记忆里看见的最后一点光亮,之后他感觉自己一直在夜里,到处是黑暗的气味……”这很长的一段配以旁白的剧情,让我想起“给盲人讲电影”那个项目。
看了电影相关的报道,娄烨说,“画外音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盲人声轨,这是一个关于盲人的故事,我希望盲人也能‘看’这部电影”。果然是这样。
娄烨做了非常卓越的工作,这部作品,太丰富、太饱满了,我觉得《推拿》故事的现实感以及人物形象的丰满,整体提升了他作品的层次。这是一部教科书一般的电影,一个导演该如何用简洁有力的镜头语言,在两个小时以内表达18万字的故事,讲述十几位主人公的故事。
他对演员的把握一如既往的好,郭晓冬、秦昊、梅婷、黄轩,这几位非盲人的专业演员的表现毫不出戏,各自拥有非常完善而独特的人格。而与此同时,所有非专业演员在戏中的表现又非常自然,完整的融合为一个整体。
郭晓冬饰演的王大夫,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盲人的身份让他自卑,让他受尽屈辱和苦痛,却又把他的意志磨练到强硬,压榨到扭曲。他如同一头困兽,为生存而拼死搏斗。前半段的戏郭晓冬隐忍的非常好,台词不多,却用表情和小动作表达出很多内容,让人能够对他的身世展开许多的想象。后半段在对抗黑社会逼债时的戏,爆炸感极强,是那种把观众一记重拳击倒的力量。
秦昊饰演的沙复明沙老板,虽然是王大夫的同学,却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喜欢跳舞,渴望爱情,害怕孤独,喜欢文学,喜欢三毛和海子。我想他是热爱自由的人,但是眼盲却把他困在黑暗中。
他常常背起一首三毛的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 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三毛《说给自己听》
他追求梅婷饰演的都红大夫,只是因为别人都夸都红太美了,而他热爱美的事物。
相反的是,对于都红这个角色来说,美貌是她的负担。她厌弃别人称赞她美,因为她并不真的知道什么是美。她为此而苦恼。而她其实又知道什么是美,也知道什么是爱,她知道自己心里的感觉。于是当她喜欢的小马像别人一样夸赞她美貌时,她没有抗拒,反而娇嗔地嘟囔了一句:“你才知道!”
“对面过来一个人,碰上了叫做爱情;对面过来一辆车,碰上了叫做车祸。可惜车祸时常发生,而人与人却总是错过。”她这样和小马说。
我想象着后边的剧情,试图相信也许都红和小马在一起会是不错的结局。但是我又想到都红的美,她的美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只会让她成为靶子。受伤之后出院之时,她就已经决定要要走了。她没法安安心心待在这一间盲人按摩店里。
美,不能保护她不受伤害,却始终是她的负担,逼得她必须去想另外的办法。
留下一封盲文的辞别信,都红却被沙复明拦在门口,邀她去跳舞。他们在几段舞曲之中度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那是属于沙复明的美好,也是属于都红的美好。有那么几个瞬间,我们能够看到,她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但是她终归要离开。
沙复明距离梦想实现,似乎只有半步之遥。他们的手,终于在一支舞中分开了,都红恍若美梦初醒,沙复明在人群之中再也找不到她,她走了。
黄轩饰演的小马,是在幼年因车祸失去了光明,而与其他盲人不同的是,那场车祸同时使他失去了母亲。所以从一开始,女性对小马来说就有一种充满神秘感的魔力。推拿中心里本来大多都是单身,大家对小马来说都是盲人同伴而已。而王大夫来了,还带来了“嫂子“,这一下子刺激了小马。这个似乎有些不同的人,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让小马着迷不已。
“嫂子。”小马总是这么说,并且凭着嗅觉,准确的找到她,紧紧的贴着她。
稍微年长些的推拿师傅张一光看不下去了,他说小马,你再憋着就该爆炸了。现在你身上的味儿,就跟我开煤矿那时候硝磺的味儿一个样。他生拉硬拽把带小马带去嫖娼,还把自己的相好小蛮介绍给小马。
在房间里,小蛮脱下小马的裤子,而小马却突然一把抱住她,死命的把鼻子贴在她脸上头上,贪婪地闻着。后来,小蛮爱上了小马,而小马也爱上了小蛮,他们都是彼此生活中不一样的那个人,但是像所有俗套的剧情一样,他们似乎并不能在一起。
有一天,在做爱之后,小马搂着小蛮,闻着她湿漉漉的头发,意识到自己从前的疯狂。
“嫂子,我对不起你。”他去向嫂子道歉。
嫂子原谅了他,跟他说没事儿,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她还说,你的事儿,我谁也没告诉。
但是小马还是继续说:“嫂子,我对不起你。”
小马抓起她的手,狠命地打自己的头。
小孔——也就是嫂子,饰演者张磊也是一个真正的盲人,还是一个在校的学生,她的演出太棒了。她爱王大夫,像一根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与他缱绻缠绵,又因为家里不同意他们的婚姻而愁苦悲痛。她又充满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与善良,在小马对她的百般纠缠之下,并没有揭发他,反而给了他些许温暖。
她的表演光芒万丈,纯真、善良、鲜活,却又充满挣扎,看起来就像是《黑暗中的舞者》里的比约克。
很高兴,她的出色为人所知;很遗憾,她自己看不到自己有多棒。
又或者,我没有资格谈这些,因为我们都不足够了解盲人的想法,不理解他们。
电影里有一段旁白,是这样讲述的。盲人把有眼睛的地方,叫做主流社会。他们把健全人完全当成另外一种生物,更高一个等级的生物,因为他们能看见。所以,盲人们无法信任健全人,他们猜忌、他们怀疑,他们努力地保护自己。
之前的志愿工作中,我接触到的盲人也确实是这样,即使有熟悉的社工志愿者引领,他们对于让陌生人进入自己家也非常的敏感——因为当他们面对健全人时,实在是太无助了。我也握过盲人的手,它们通常都布满大大小小的伤口,他们用手去摸索这个世界,而手总会受伤。
盲人的世界确实是另外一个世界。那时候我也太年轻了,没有勇气走进他们的世界。但我知道即使他们看不见,他们也依然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爱恨情欲,有喜怒哀乐,有生活,也有追求。我只能去想象,闭上眼睛,试图去理解他们的一切想法。希望娄烨的这部作品,能让跟多健全人能够努力去理解盲人。
故事的结局,出现了娄烨电影中足够温暖的一幕。小马再次去找小蛮,却被小蛮的客人痛打了一顿,而他的眼睛奇迹般的恢复了一部分视力。在模糊却美好的画面中,小马满脸是血,跌跌撞撞,却带着无法抑制的狂喜冲回到推拿中心去。
他一一亲眼看到了推拿中心的每个人,如同梦境。
那天晚上,小马在半夜里忽然惊醒。他走到床边去不停的拉灯绳,灯管一明一暗,镇流器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小马在明暗交替中一脸呆滞。有一瞬间我以为是他又看不见了,我以为上天戏剧般的只给了他一天的光明。
直到后来他又去找小蛮,我才知道他是真的能看见了。
他穿过街道、穿过昏暗的洗头房,穿过黑漆漆的胡同,他看见小蛮脸上的笑。于是,他们一起走了。(对了,小蛮的饰演者黄璐,还参演过《盲山》和《芳香之旅》。)
影片最后,一个长镜头跟随着“小马推拿”的招牌,在南京的小街深巷中前行,“小马推拿院内50米”、“小马推拿前方30米”、“小马推拿里边请”。小马推拿在二楼,小蛮正在房间外边的楼道上洗头。
“我深爱的那个姑娘
她一点一点吃掉我的眼睛
我的世界,只剩下红色……”
伴着尧十三的歌,镜头停下来,小马带着微笑,痴痴地望着小蛮。
这一刻,我知道自己能够理解他。我想起他一直迷恋的,就是那湿漉漉的头发上,带有洗发水芳香的味道,是嫂子的味道,也是小蛮的味道。我也想起我曾经在几个姑娘的头上,闻到过那样的味道。从这一点上,我与小马,没有什么不同。
人与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的部分,可以用想象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