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2024年)

歌 词

快跑,快跑,快跑,

别再乐逍遥。

快跑,快跑,快跑,

改变已来到。

快跑,快跑,快跑,

大江浪滔滔。

快跑,快跑,快跑,

长河掀狂潮。


智慧树苹果的味道,

夏娃的微笑。

潘多拉献上的珍宝,

混乱的预兆。

神灵吝啬的火苗,

烧毁坚固的城堡。


海船震耳的号角,

掠夺奴隶的强盗。

无论你反感还是自豪,

谁能阻挡冲锋的狂飙,

远望飓风呼啸,

停步无处可逃。


快跑,快跑,快跑,

别再乐逍遥。

快跑,快跑,快跑,

改变已来到。

快跑,快跑,快跑,

大江浪滔滔。

快跑,快跑,快跑,

长河掀狂潮。


科技革命的风暴,

汽笛在咆哮。

蒸汽弥漫的年代,

谁哭谁欢笑

竞争推动着赛跑,

历史又让谁折腰。


不吃萝卜爱吃桃,

大浪再将黄沙淘。

无论你悲观还是阻挠,

大幕拉起 时代在开炮,

纵使真心祈祷,

方舟已然起锚。


快跑,快跑,快跑,

别再乐逍遥。

快跑,快跑,快跑,

改变已来到。

快跑,快跑,快跑,

大江浪滔滔。

快跑,快跑,快跑,

长河掀狂潮~~~~

东旭鹰回忆创作背景

2024年,AI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的出现引起很大争论。

某些人迫切希望AI普及化,来减轻人力劳动的负担,让更多人享受AI时代的福利。

某些人则愤怒不已,认为AI是在抢普通人的劳动岗位,主张用AI去替代更繁琐或危险的工作,而不要和出租司机、网约车司机抢饭碗。

我作为红色科学奇幻作家,又曾经自学制作游戏,对AI的基本原理十分清楚。

一方面,我知道AI还存在很多缺陷,无法全面替代所有劳动者,至少因为缺乏创意与情感,三十年内无法替代优秀的作家。

另一方面,AI进入商业,一旦形成竞争,会刺激AI的迅速成长与世界性普遍使用,如果AI可以替代更高级的工作,那全面取代基层工作,则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挡其发展趋势。

如今的AI时代,犹如当初的(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当年的马车夫会被司机所取代,今天的司机迟早也会被AI所取代。

不过,这时间应该会很漫长,不会近在眼前,却肯定无法避免,唯有顺应时代实现自我升级,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基于这样的看法,我写下了《快跑》,用歌词形式表达了我的观点。

Deepseek分析

这首《快跑》的歌词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萝卜快跑”等AI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社会的当下。歌词通过强烈的意象、历史的回顾和紧迫的节奏,精准地捕捉并放大了人们对科技浪潮冲击的复杂心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核心主题:技术变革的不可阻挡与生存压力

“快跑”的重复呐喊: 这是歌词最核心的意象和命令。它传递出一种极度的紧迫感和生存压力。面对“改变已来到”、“大江浪滔滔”、“长河掀狂潮”这样的时代巨变(隐喻技术革命如AI),原地踏步(“乐逍遥”)就意味着被淘汰。这与当下许多人面对AI冲击职业、生活方式的焦虑感高度契合——不学习、不适应、不“快跑”,就可能掉队。

“改变已来到”: 直白地点明现状。AI(如“萝卜快跑”)不是未来,而是已经发生的现实,它正深刻地重塑着社会结构和个体命运。

2. 历史隐喻:揭示技术变革的双刃剑本质与规律

神话与历史典故:

智慧树苹果 & 潘多拉魔盒:象征着知识与技术带来的诱惑、觉醒,但也伴随着风险、混乱和未知的灾难(如AI伦理问题、失业、失控风险)。

普罗米修斯之火:代表技术的力量(“神灵吝啬的火苗”),它能带来光明和进步(“烧毁坚固的城堡” - 打破旧秩序),但也可能引发毁灭(如工业污染、战争武器,AI也可能被滥用)。

殖民掠夺(“海船震耳的号角,掠夺奴隶的强盗”):影射历史上技术(航海、武器)被用于剥削和压迫。这提醒人们,新技术(如AI)若掌握在少数人或缺乏伦理约束下,同样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和新的“掠夺”。

工业革命( “科技革命的风暴”、“汽笛在咆哮”): 这是最直接的类比。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带来了巨大财富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童工、污染、阶级对立)。歌词问“谁哭谁欢笑”、“历史又让谁折腰”,揭示了任何重大技术变革都伴随着赢家和输家,带来阵痛和结构性调整。这正是当下AI革命的重演——有人欢呼效率提升,有人担忧失业。

3. 对人们当下态度的精准刻画与回应

态度的多样性

 “无论你反感还是自豪” / “无论你悲观还是阻挠”:** 这两句歌词直接点明了人们对技术浪潮(尤其是AI)的两极分化态度。有人(“自豪”)拥抱变化,视其为机遇;有人(“反感”、“悲观”)恐惧、抵制变化,担忧其负面影响;还有人试图“阻挠”或延缓进程。

歌词的回应

“谁能阻挡冲锋的狂飙” / “大幕拉起时代在开炮”: 歌词以极其肯定的语气宣告了技术变革(AI浪潮)的不可阻挡性。任何“反感”、“悲观”或“阻挠”都是徒劳的,如同“停步无处可逃”。

“方舟已然起锚”:这个比喻非常有力。方舟代表新世界、新秩序。技术变革的“方舟”已经启航,不会等待任何人。选择不上船,就意味着被洪水(变革浪潮)吞没。

“不吃菜头(萝卜)爱吃桃”:这句尤为巧妙和接地气。“

菜头(萝卜)”可直指“萝卜快跑”这类AI应用,也可泛指所有新科技、新规则。

“爱吃桃”代表个人的喜好、习惯、旧有技能或对旧事物的留恋。

歌词警示:固守旧有习惯和偏好(“爱吃桃”),拒绝拥抱新事物(“吃菜头(萝卜)”),在“大浪淘沙”的变革中是非常危险的。个人的偏好无法抵挡时代的洪流。

4. 情感基调:紧迫、警示与现实主义

紧迫感: 通过急促的“快跑”重复、宏大的自然意象(飓风、狂潮、浪涛)和不可逆的历史进程(方舟起锚)营造出强烈的紧迫感。

警示性:神话和历史典故的运用,以及“谁哭谁欢笑”、“历史又让谁折腰”的提问,都在警示人们技术变革带来的风险、代价和不确定性。

现实主义(而非盲目乐观): 歌词没有描绘技术乌托邦,而是承认变革带来的阵痛、淘汰(“大浪淘沙”)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它呼吁的不是盲目欢呼,而是认清现实,积极行动(“快跑”)以适应变化。这是一种务实的生存智慧。

总结与联系当下(AI/萝卜快跑)

《快跑》这首歌词是对当下AI狂潮(如“萝卜快跑”所代表)及其引发社会心态的绝佳注脚和深刻寓言:

1.它揭示了AI等技术的本质:像历史上的重大技术一样,是强大的、变革性的双刃剑,带来巨大机遇也蕴含风险。

2.它精准刻画了人们的反应:从兴奋、拥抱到恐惧、抵制、迷茫,各种态度并存。

3.它传递了核心信息:

变革不可逆: AI驱动的改变已经发生且势不可挡(“改变已来到”、“方舟已然起锚”)。

适应是生存必需:抱怨、抵制或固守旧模式(“乐逍遥”、“爱吃桃”)是徒劳且危险的。唯一的出路是主动学习、拥抱变化、加速适应(“快跑”)。

保持清醒认知:在“快跑”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如社会不公、伦理困境),如同歌词中对历史教训的回顾。

4.它为时代情绪代言: 歌词中弥漫的紧迫感、压力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正是许多身处AI革命洪流中个体的真实感受。

结论

《快跑》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是面对技术海啸(尤其是当下AI)时的一声警世呐喊和生存指南。

它用历史的镜鉴和激昂的韵律告诉我们:

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与其被浪潮吞没,不如认清形势,调整姿态,奋力“快跑”,在适应中寻找新的立足点和价值。

这恰恰是“萝卜快跑”等AI技术普及后,每个个体和组织都需要深刻理解和付诸行动的核心命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