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财富,我们会想到房产、有价证券、存款和金银珠宝等物质财富,当然我们还会联系到健康财富、精神财富等引申意义。不过,我们今天只谈物质财富,说得再通俗一点,只谈钱。
所以想到谈钱,是因为看了一则新闻,说是瑞士要举行一次全民公决,如果公决通过,瑞士政府将向全体成年公民每月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Hooray!不劳而获不再是“守株待兔”式的痴心妄想,而可能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以前,我们的口号是“为周末而作”(we all work for the weekends!),现在我们的口号是“把每天变成周末”(everyday is a weekend!)。
前景是否果真如此美妙?民意调查显示,有70%的瑞士居民反对这项提案,而支持提案的不到30%。白拿钱竟然还不要,说明钱本身不会带来价值,钱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好比分蛋糕,在蛋糕不被做大的前提下,大家按各自手里钱的多少按比例分蛋糕,钱的总数的增加并不能使蛋糕增大。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分得蛋糕的份额会不会发生变化?答案是会的。
我们假设只有两个人参与蛋糕的分配。甲有4个法郎,乙有6个法郎,那么甲可以分得4/10的蛋糕,乙分得6/10的蛋糕。再假如,甲乙二人商量增发货币,每人增持一个法郎,这时甲有5个法郎,乙有7个法郎。这时甲可以用手中的法郎换得5/12的蛋糕,而乙可以换得7/12的蛋糕。显然,甲分到了比以前更大份额的蛋糕,而乙则分到了较以前更小份额的蛋糕。看似每人的金钱都增加了一个法郎,实则真实的财富分配发生了变化。平均增持货币在甲乙之间发生了如同财政学上的“转移支付”的效果。
既然平均增持货币对穷人更有利,为什么还会有70%的居民反对?难道是瑞士的富人要远多过穷人?显然不是。因为实际生活中的分蛋糕过程要远比理论中的复杂。我们生活中需求的产品多种多样,当通货膨胀来袭时,并非每种产品按相同的比率通胀,而通常是从基础物资开始呈波浪式向下游传递。这就是为什么大葱、猪肉可以短期之内价格翻倍,而房子、汽车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价格翻倍。对于基础物资的通胀,穷人比富人的承受力更差,而全社会平均增持货币必然会引发通胀,无论这种增持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还是通过央行新发货币来实现。
别忘了,我们上面所讨论的情况有一个假设,那就是:社会总财富(蛋糕)不发生变化。但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虽然我们无意在这里讨论蛋糕被做大或做小的过程,但我们愿意承认蛋糕的体积一直在变化这个事实。假如平均增持货币带来的结果是通胀增大、就业率降低和经济衰退的话,那么穷人表面上蛋糕份额的增大可能伴随的是实际分得蛋糕体积的缩小。所以,在促进社会和谐、降低交易成本、增进整体幸福指数方面,全民医保、最低收入保障、老龄和残障补助等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方法更有效率,而不是全民增持货币这个激进做法。
那么是不是钱越多就越幸福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是说富人一定比穷人幸福,而是说,就个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富越多越幸福。通过加班挣更多的钱未必比按时下班挣不多的钱更幸福。但同样不需要加班的情况下,显然是收入越高越好。钱是我们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工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钱越多就越能跳出眼前的苟且,去追求诗和远方。
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都是为了分得更大份额的蛋糕,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更多的人生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竞争,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效率得到了提高,新的技术和发明不断涌现,蛋糕最终被做大了。那么我们是否一定比古人幸福呢?也不一定。幸福是个比较级,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必然提高个体的幸福感,生产力的提高是参与既有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的副产品。当然,这是又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