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时间卖出两份,
给老板打工 的同时,给自己攒经验值 和能力。
忙时增加实力,闲时增加能力。
人生重要的天分是持续快乐的地方。
某种程度就是持续赚钱和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都没办法拒绝自己真实的快乐,
会情不自禁地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放一万个小时在那里。
这就是工作中要做到的。
不去同时并联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成长,就是一种消极浪费注意力资源。
兢兢业业工作就是在一体两面的成长。
同时,成就最高的那批人,他们还有一个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痛苦。
老板创业就是一种不能被满足的痛苦。总想超越自己的一种挑战。
是的 ,工作是一种痛苦,但是能超越这痛苦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受不了自己不被人围绕着需要的痛苦;
受不了自己不是注意力焦点的痛苦;
受不了其他人在他前面、在他上面的痛苦;
受不了“我想要的那张椅子上坐的不是我”的痛苦……
所以,要想和一个优秀的人在一起,就要懂他真实的快乐,懂他真实的痛苦,并且给予他能量。
老板就是那个有大的痛苦的人,能把自己工作同频到老板的痛苦上,也是一种并联。
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的深浅远近。那些老板的左膀右臂不是阿谀奉承的那些人,而是能提老板分担痛苦甚至解决痛苦的人,那才是近人。
能否建立深刻的关系还是取决于,员工是否能懂老板的痛苦,彼此交换了多少能量,交换了多少灵魂。
这就是并联工作与成长。
有没有更大的并联呢?
有!
大多数人一生关系里,最大的痛是与父母的关系。
论获得能量,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的爱是一生最大的能量。
含辛茹苦带大的孩子,当父母不能理解子女的快乐,不能理解子女的痛苦,只会向子女提出一些角色化的要求,那种生生疏离的痛苦,其实并不是一起吃一顿年夜饭可以慰藉的。
多么痛的领悟,在人最值得宝贵的亲情面前,如何既能保证自己成长,又能兼顾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固化的标签化的认知?
为什么家庭环境对人一生的影响,远大于他在学校里收到的教育?因为,家庭与家教,给了一个孩子影响他一生的做事习惯与精神资源。
自己不论如何挣扎,如何学习迭代,都会在自己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看到难以逾越的某些精神束缚。
这些束缚的精神资源将形成自己的精神结构。精神结构会主导自己一生的好恶感与羞耻心,愿望、梦想与恐惧,从而影响个人后来所有的决定。
如何并联?
张旎老师的育儿课的启发,这个时候要的是创造力,子女何尝不是标签化父母,用那个认知去和父母相处?
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平和的对待亲情,去灵活应对 老人 孩子 以及社会环境的微妙变迁。
游戏化生活,轻松应对,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家庭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