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愤怒.学会这四招,不再随便发脾气
要想有效控制愤怒,首先要学会觉察愤怒。心理学家对于觉察愤怒,有六个建议:
第一个是反应式愤怒,也叫被动式的愤怒,具体表现就是对人冷嘲热讽,冷漠,甚至是挖苦嘲讽,这其实是愤怒的一种体现,但这种愤怒是内向的,不像那种主动性的愤怒那样外向,它也不强烈,但它也是一种愤怒。
所以当你平时特别友善,随和,但现在开始挖苦别人了,说明你被激怒了,只不过你不知道你是很愤怒,你开始有点厌烦了,这就是你愤怒的最初反应。简而言之,就是这个人做的事情对你不好,你开始嘲讽他挖苦他,冷嘲热讽他。
第二个就是你开始反击。比如,在工作中,你的老板经常用双标对待你的和你的同事,你感到很不公平。以前碍于面子,你没有计较。但是在这样的事情发生多次后,你就会对这个老板产生强烈的愤怒,你能够充分感受到在这段关系中的不对等,并且意识到自己的界限或者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以前你可能压抑不说,但是你现在要去面对这个问题了,所以说在某种情况下,开始去说,你开始讲,你开始直面你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可能就是你的愤怒的第二个觉察标志。
第三,你开始责备了,你开始公开说出来。在某种程度上,你发现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对方造成的,都是对方的问题。以前,你可以自我安慰,合理化一切,例如,你可以说这个事情是由环境造成的,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现在你发现不对,就是这个人造成的,所以说这也是一种愤怒的体现,就是你开始责备对方。
第四,你发现你现在特别容易生气,这是愤怒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很多时候一些以前让你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现在觉得生气了,也因为这些事经常发脾气。工作上、生活中等等,任何方面你都觉得有问题了,这种心态让你的各种身心状态发生强烈的反应。
第五,在某种程度上,你开始对周围的环境、社会、单位产生不满,这属于比较强烈的愤怒总体来说,你对整个环境、工作的团队,单位,甚至社会,有比较强烈的愤怒和攻击,持续的时间很长。而长期的愤怒,是病态人格的一种。
第六,愤怒到伤害自己。比如,有位女士,遇到一个渣男,对方的不负责任使她愤怒,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她无法表达对他的愤怒,长此以往,这位女士会反过来觉得自己没用,因为归根结底是自己选择了和他在一起,并且她长期地不表达愤怒实际上促使对方变得更渣了。所以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一个愤怒受抑制的状态中,是很有可能形成自责情绪的。自责就是一种自我攻击,没有人能承受自责的煎熬,深深的自责以至于睡不着,极度的压抑之下,呼吸都觉得是错的,会被睡梦中突然的呼吸加速惊醒。无论身体,精神处于极度不堪的状态,严重的甚至想一死了之。
有了觉察,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心理学家给出了四招:
第一个叫认知重评,就是我们对这个事情重新评估一下:是不是还有其他没想到的原因?比如,人实在太多,没有位置,或者服务生太忙,没时间照顾我们,等等,这是叫做认知重评。
简单来说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当你愤怒的时候,你的很多想法会被放大、夸张化,显得戏剧化。这时候,你需要尽量用更理性的思维方式改变你当时的想法。例如,不要去想着“天哪!完了!太糟糕了!一切都毁了!”,而是应该告诉自己“真是失败,这换做是谁都会心烦呀。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再生气也无济于事”。
此外,还要注意尽量不要用“总是”、“不可能”,米绝对的词,例如”你总是这样!“你不可能连这个都……”,这些话不仅不一定正确,还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更加疏远你。
第二个就是延迟反应,让我们的愤怒在空中飞一会儿。我经常说到“三分钟的喘息”,感觉到愤怒要发作时,给自己三分钟喘息时间,转移注意力,三分钟后,我们再去看这件事,也许你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时间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心理治愈剂,我们往往忽视时间的心理价值。一个事情在当下要做判断,和过一会儿再做判断,人们的行为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有人把这种情况叫做时间贴现。
第三是寻找第三方。很多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判断,对两个人化解愤怒帮助很大。比如还是拿刚才餐厅的事来说,你可以找经理,或者其他服务生。在生活中,你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找闺蜜、找父母来做干预其实会有效果的。我们老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难断的是一些感情的事情,但是对于冲突引起的愤怒而言,第三方的作用是有价值的,他就是一个调停,让特别激动、动感的一些事情,通过理性的梳理之后说出来。
第四种策略,把愤怒转化为资源。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愤怒激发解决问题的行动。餐厅服务生怠慢了你,不妨趁这个激动的时刻,想想能不能锻炼自己的控制力,或者想想有什么办法让服务生对顾客更加主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