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给孩子发指令

在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训练中,培养他们听指令的能力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孤独症儿童在听指令这方面存在着困难,所以在训练孩子听指令时,一定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才能保证指令的有效性。

指令的概念

1.语言指令:当要孩子完成某项工作时所说的话。

2.非语言指令:当要孩子完成某项工作时,所出示的一些手势动作、物品或图片。

3.注意:在发出语言指令时,经常伴随有非语言的指令。

指令的意义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

发指令的原则

1.统一性:在开始教一个孤独症的孩子时,指令要保持一致,以使孩子准确地理解让他做什么。等他学过一阵以后,我们可以将指令改变一下。

如:开始时说:“给我苹果”,以后可以改变为:“把苹果给我。”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的改变它,以帮助孩子泛化。

2.不重复性:如果指令发出后孩子没有反应,给予辅助,完成一个回合。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会在听到一次指令后必须做出反应。如果我们多次的重复:“起立,起立,起立”,孩子会理解为他不必对一个指令作出反应,他可以等待或不反应。

孩子不反应时,我们应做的是给予辅助,而不是重复指令。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言语是有意义的,听到我们说话,他就必须作出反应。

3.与强化结合使用:在孩子反应正确时,给予夸奖(强化)。如果孩子做对了,而我们不对此作出反应,就没有结果,或者说他的正确反应被忽视了;换言之,是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想孩子做出适当的反应,我们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

发指令的技巧

1.及时、适时:在目光对视的时候及时发指令,并且在情景中给孩子发指令。

2.有必要性:不要让自己的指令失效,必须让孩子做出反应。

3.准确、扼要,避免说不要。(如:发指令“放桌上”孩子如果没有反应,我们就去辅助孩子完成。)

4.可实现性: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有助于提高指令有效性的因素

1.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必要的辅助

3.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把握恰当及提高的原则,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要了解,要确定孩子明白你所发的指令。(例:开——开门——打开门——把门打开——你去把门打开,逐一提高。)

发过指令后观察孩子的反应以及应对策略

1.正确反应——给予强化——停顿

2.错误反应——停顿——重发指令——辅助完成——强化——停顿

3.无反应——辅助完成——强化——停顿

需要注意是,在发指令之前要先得到孩子的注意,否则就算是发了指令,孩子可能也没有听到,很多家长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另一方面,发指令时语言要简明,这有利于孩子更好的理解;最后,如果发指令之后,孩子没有正确反应时,家长保持镇静,不要着急,更不要和孩子怄气。

对孩子的不适当反应可以忽视,然后平静地和孩子说:“不行,再做一遍。”(视孩子的个别情况而不同,对有些孩子我们什么都不说,而对有些孩子,我们可以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训练中,培养他们听指令的能力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孤独症儿童在听指令这方面存在着困难,所以在训练孩子...
    小小程诺阅读 2,744评论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73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11,80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