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为什么我们会出力不讨好?为什么我们最容易伤害到最亲近的人?为什么我们的夫妻关系不隔洽?为什么我们的亲子关系不和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界限不清造成的。
我们往往从自已的角度、从自己的认知、从自己的价值取向去看待别人,希望别人的言行和我们认为的一致,也认为别人的想法应该和自己一致。一旦别人的言行和想法和我们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想去教导和说服别人,让他们听我们,这样也造成别人别扭和不舒服,使合作关系出现困难。尤其对家人、对孩子,我们表现得更强势。当老公、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会去唠叨,就会去生气,就会去发火,甚至恶语伤人,其结果两败惧伤,亲密关系遭到破坏,家庭气氛压抑、火药味重,谁都不舒服。换位思考,同理心很重要。
我们还认为自己很能干,什么事都想去操心,去抢着干,去替老公、孩子干。这样下去,他们就不去操心和干家务了,他们的“懒"是你养出来的。你长期操心干家务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干着瞒怨着,他们更烦你,你出力不讨好。家里充满着怨气,他们都逃得远远的,怕见你。在家里“懒“的孩子,他在学校、在社会上能积极主动吗?
那么正常的状态是什么呢?一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听听他人的想法,看看他想要什么,他的想法和行为既使再离谱,肯定有他的道理。要得好打颠倒。二是放下,不包揽一切。各自的事各自操心,各自干好各自的事,相信他们有能力管理好自己,让他们能干起来。他们有求于你时再去帮他们。只有划清了界限,才会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和谐相处,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实现有序良性发展。
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划清界限的过程。这是我对昨天刘老师网课“界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