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市场(oligopoly):介于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如大多数国家的钢铁业、电器产品、汽车以及电信业都被控制在少数几家厂商手中。
(1)特征:
①市场上只有少数的销售厂商,他们从事同质产品或差别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
由于厂商个数较少,他们的产销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有明显的影响力即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影响竞争对手的利润和行为。
②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寡头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反行动,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他们的依存关系。
这时,厂商既不像完全竞争中的“价格接受者”,也不像完全垄断竞争中的“价格制定者”,而是“价格搜寻者”。
③需求曲线的不确定性。
类似于垄断竞争中D线的不可预测性,但更为复杂。
事实上,对寡头行为的研究超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范畴,不得不借助博弈论等其他工具。
④进出市场不易。
类似于垄断市场但并不是厂商完全不可能进入。
由于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则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市场。
⑤除价格竞争外,寡头市场上更常见的是非价格竞争。
即以制造和扩大产品差别为动机的改进产品质量和促销活动两方面的战争。
(2)种类
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①产品品质
纯粹寡头市场(pure oligopoly):同质产品,如钢铁、石油、水泥等
差别寡头市场(differentiated oligopoly):差别产品,如汽车、计算机等
②行为方式
独立行动寡头
勾结性寡头
③厂商数目
双头垄断(duopoly)
多头垄断(multipoly)
(3)理论模型
寡头均衡若存在,则严重地依赖于寡头间的特定行为假设,从而形成不同的寡头理论模型
“猜测”(conjecture):寡头厂商考虑竞争对手决策反应的行为方式
两种内容:①猜测产量;②猜测价格
两种假定:①天真假定;②狡猾假定
以下分成两种主要模型来分析:
①猜测变量模型(models of conjectured variation)
假设厂商的行为具有独立性,且没有任何共谋行为发生
②联合利润模型(models of joint profit maximization)
假设厂商间具有某种程度勾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