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考了“起跑线”这件事,总感觉意犹未尽。对待孩子的成长是每个父母重要的义务事情之一,但毕竟在教育这方面父母不是专家,难以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给出建议,但在孩子成长路上,对于孩子的选择判断上上还是可以给些自己见解的。
毕竟,教育不过是手段,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孩子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上讲,每个父母都是过来人。从生存能力来讲,昨天思考中就提出构成生存能力的两个组成部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
孩子从出生到社会生存再到退休,都是一个持续生存的过程,在一生的视角里,不同能力的时效是不同的,有的能力时效性只有某一个阶段,有些能力却可以一生受用。这其中,通用能力就是一生受用的能力,而专业能力则会因为阶段不同,或者技术变化让其能力变的时效有限。
自己在之前思考中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复利。这是我在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中看到的。用在孩子成长上,那就是有些能力越早学会就越早收益复利,这复利就是能力习得之后的成长利息,他可以因此加速你的生存能力。
什么样的能力会有复利,就是实效性广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上们说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一生受益,无论在什么场景下都需要具备的生存能力,仔细思考下就可以列举出很多通用能力:
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总结思考能力、分享能力、写作演讲能力、健康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
这些能力跟生存阶段无关,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只要在人文环境中进行交互都需要用到的能力。因此对于成长来说,越早学会通用能力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的重要认知。
再看看我们现在外面那些很多所谓帮助孩子成长的课程,大部分都是针对成长某些阶段而设定的专业知识内容,为了不让孩子考试落后而设定的补课班,为了让孩子有特长而开立的艺术班,感兴趣是一方面,但为了“赢”又是另一方面。
也许这些课程最终帮助孩子赢得了阶段的成绩,但未必可以帮助孩子过好这一生。
从复利上讲,再从专业上讲,孩子成长的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专业,上学之前的专业是玩,上学的专业是考,工作的专业是赚,退休的专业是养。而那些“起跑线”更多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而生。圈养的灌输,只为那阶段的赢取,这些能力通常是没有利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阶段的变化,最终这些知识都将变为阶段性的功利性知识。学习并没有不好,我反感的是如今大家“起跑线”全是让孩子的注意力投入到了阶段性的专业里面,更或者说:孩子学好专业也应该建立在通用能力的具备的基础上完成。
毕竟所有阶段的“赢”都是过程,真正的目标还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提升生存能力为目的而展开,让孩子有思考,能选择的前提下学会成长才是真正好的教育。
成长路上,让孩子学会做自己,这绝不能成为一句口号,更需要我们家长主动提升对于孩子通用能力的培养。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