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蒙梦丹 冯柯瑞 周河君)9月1日,湘潭大学公益联盟赴湖南湘西龙山县孝文化专项调研团按计划赶赴桶车乡老人活动中心与石牌镇中心敬老院,收集两地的养老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
桶车乡老人活动中心地处偏僻,周边绿树环绕,是一处极佳的养老场所。活动中心建有一栋宿舍楼和一栋食堂楼,中间是平坦宽敞的大院,老人们饭后闲余便在院内散步。乡镇卫生院位于活动中心附近,日常方便组织老人集体体检,也有利于老人及时得到诊断医治。
乍一看,院门两侧的高大树木将敬老院俨然装扮成世外桃源之地,几位老人在树下乘凉,惬意舒适。经过与老人们的一番交流,调研成员们简单了解到他们对于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不管是生活起居还是休闲娱乐。在和成员们聊天的过程中,老人们始终笑意盈盈,幸福和知足在一言一语中缓缓流露。通过大厅内部的院民介绍,成员们看到这里的老人们大多是五保户,除了享受每月一百左右的养老金之外,还可以领取到政府提供的生活用品,衣服等物资补贴,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空闲时间老人们也会聚在一起听收音、看电视、或者下象棋,可谓是有着幸福充实的晚年生活。
“我一辈子无儿无女,多亏政府照顾我来到这里养老,有吃有住,平时还有这些老朋友陪着一起,也就没那么寂寞了”,六十多岁的杨奶奶这样说道。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养老服务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传统的基本生活养老需求得到满足后,老年人不仅仅需要吃饱穿暖,更需要情感交流、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对老年人而言,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多维”的,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害怕孤独,除了伴侣和子女的关爱以外,还需要社工服务,心理疏导等方式。针对疫情期间如何面对处理老年人的不安情绪,调研团成员从工作人员马女士处得知,由于老人看不到外面疫情的严峻形势,信息相对不太灵敏,部分工作人员又被阻隔在外地,每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向他们解释并安抚他们,工作强度一时骤增,仅在的工作人员基本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
在一位七十八岁爷爷的邀请下,调研团成员来到了他的房间。房间被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爷爷告诉成员,这得益于院里制定了卫生清洁检查制度,会针对老人们的内务进行定期整理和检查。事实表明,这项管理制度的确使得老人们形成了讲究卫生、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营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管理制度让老人们生活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也使得老人们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慢慢增强了对敬老院的归属感、责任感、家庭感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幸福感。
同步调研下,另一队调研团成员出发前往更为偏远的石牌镇中心敬老院。该敬老院始建于2005年,2017年在长沙市雨花区的援助下对楼房进行了整体翻修。据了解,敬老院内住有25位五保户老人,房屋分配上,所有老人一人一间,且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还有其他社会机构捐赠的床头柜等基本家具。调研员们还在前院看到适合身体素质尚好的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方便老人们锻炼身体。
调研团深入采访了几位老人的情况,有一位63岁的老人,患有肺结核尚未痊愈,治病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补贴半年,剩余费用由敬老院支付。老人对此多次表达了对敬老院和国家养老政策的感谢之情。另外一位热情的老人则带领调研成员们参观了敬老院的全貌,并展示了之前其他社会人士前来探望的照片,从老人的言语中,调研成员们感受到老人内心的激动和高兴,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多地对他们给予关注和关爱。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夫孝,德之本也”,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孝老爱亲,弘扬孝老的优秀传统美德更需要全社会的行动支持。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是责任,也是传承,希望在养老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中,能挖掘出一系列老人们亟待被满足的需求,并为之提供多样性的生活可能,构筑一个让老人们感到愉快且充实的空间,让所有老人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