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3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2 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回顾旧知:
1 生字 词语 夯实基础
2 文章脉络:
(1)爬山虎的生长位置(1自然段)
(2)爬山虎的叶子(2自然段)
(3)爬山虎的脚(3-5自然段)
二 品读课文
1 第一部分 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指名读
思考:文章提到了爬山虎的哪两处生长位置?哪一处是主体部分?为什么不直奔主题写我家的爬墙虎,还要再提到学校的爬山虎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第二部分:爬墙虎的叶子
1 在叶圣陶爷爷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
2 这些都说明了叶子有什么特点?(绿—又密又多—美)
3 “漾”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出示视频加深理解)
4 作者能将叶子写得这么美,源于什么呢?
5 我们也要像叶老学习他那种认真观察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要用我们最美的语言把叶子的美表达出来,读文(指导)指名读
第三部分 爬山虎的脚
1 第三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位置 样子 颜色)
2 出示图片 感受爬山虎脚的样子 像:(修辞手法 作用 仿写)
3 爬山虎的脚还像什么?(展开想象)
4 它是怎么爬的呢?(找出相关语句 画出相应动词)出示视频加深理解
5 作者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这样写,又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
6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巴住墙的 没有巴住墙的)爬山虎的脚对墙有一定的依赖性
7 思考:文题是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要写爬山虎的叶子,这样写冲突吗?
三 总结
1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 总结文章中心 (板书)
四 课后提升
1 作业布置:观察一种植物
2 推荐阅读 《稻草人》《小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