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是一份不能用是否“值得”来衡量的情感。
先说无名,一个已修炼至阿修罗境界的高僧,并非欲界芸芸众生,与琴中女鬼渐生情愫,为换得女鬼灵魂进入轮回,以修行之身擅闯冥府,失去修为,失去记忆,成了冥界的惊魂摆渡人,鬼差赵吏。
相比高僧无名,鬼差赵吏,是一个可爱的人呢。他会和憨憨的三七调笑,虽然没有了记忆,也许是冥冥中自有机缘,让赵吏对这个小孟婆格外关照。他会保护误入黄泉的小孩子,他会在长生再来黄泉的时候,宠溺地为两个女孩儿隐瞒,就像纵容妹妹们胡闹的大哥哥。他会在三七遭逢大变之后陪在她身边心疼她,他也会在三七逝去之后,对长生有几分关照。玩世不恭的赵吏,没了无名的记忆,依旧怀着高僧的慈悲。
失去了记忆的鬼差赵吏,游戏人间,虽有所缺,整个人却是更加鲜活,相比高僧无名,日子更有些许滋味。最欢喜之事不过求仁得仁,如此新生,安得其所,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再说孟婆,孟七。
孟婆临死前,对小三七说:“你不要怪这和尚,我死后亦入轮回,也算解脱。”也许此时的孟婆所想,是终于可以彻底从那个男人给她带来的伤害中,解脱。
“你要笑,不要哭。这样,世人才不会觉得你可怜,欺负你。”这便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后的愿望了,留你一人在此,不求其他,只望你不要挨了欺负。
看到片末方知,为何开篇之时,孟婆说,最恨生人入黄泉。
阴谋揭开,不禁令人浑身发冷。
陈拾本有机会在阴卷上彻底勾去名字,跳出轮回,不老不死。结果因为贪恋人世繁华,名字勾了一半便落荒而逃。故事讲到此处,也只是一个平常的负心之人,只是他负心的对象是孟婆罢了。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他落荒而逃的同时,在孟婆的手中偷走三七一魄,他在此时,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亲生女儿谋划三百年后的杀局。
因为人世繁华,抛了妻,弃了女,伤完妻子的心,再用女儿的魂魄造人伤女儿的心。他不是没有长生的机会,说到底不过是想长生又不想终日居于黄泉。只这一个小小的私心,便可以步步算计至此。
果然世上最狠的,还是人心。
三七,八百里黄泉最后的孟婆。这个傻得让人心疼的憨货。
心地善良的单纯姑娘,说的就是三七这种女孩吧。她对长生的情感,像极了世上万千少女初恋时的懵懂心动,多看见你一时,便多欢喜一时。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真真的是看着他都会心花怒放。无论自己怎样,惟愿他好。
遭遇背叛,当知道一切都是谎言,都是心上人为了与别的女子长相厮守而做的骗局。没有几个女子能没有怨恨,心甘情愿地去成全。这也许就是三七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像她的阿娘,也没有因为陈拾逃离黄泉而去追究。当她哭着向阿香求情:“阿香,你就遂了我吧。”让人一阵阵的心疼,最后也只能像阿香那般骂句“憨货”,却是不忍拂了她的心愿。
她知道阿娘对她好,憨憨的她也许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陈拾这个所谓的生父,也许单纯的人对事情有着单纯的处理方法,“阿娘说没有,你便不是。”这一句话掷地有声,也让三七从一片混乱中找到了方向。此时不由得对已逝的孟婆再赞上一句。
阴卷夺回,首恶伏诛,冥界追责,三七把五窍精魂给了长生,自绝谢罪。
因果轮回,赵吏已不记得孟七临死前问他的问题,此时却轮到赵吏问三七一句:“值得吗?”
三七入了轮回,亦是解脱。
江东郡主,阿香,英姿飒爽的孙尚香。
历史上孙尚香嫁与刘备,事实很多时候,都不是真相,更何况是史书工笔。我更愿意相信野史杂谈中的故事,孙尚香与陆逊才是一对眷侣。阿香在冥界终日酗酒,酒醉之后便喜爱调戏男子,未尝不是在借酒消解对伯言的一份思念罢。
你若是想去人间,我便可与你一起, 去看花开花落,游遍万里河山。你若是嫌此地荒芜,我可将曼殊沙华植满这黄泉,你每日起身推窗,便可看见八百里花海,延绵留恋,天上人间,唯你一处。
一泪一花,八百里曼珠沙华,八百里思念绵绵,花海已成,伊人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