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晚上,当我听到郭老唱起“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一年来祖国母亲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还在扶贫助农工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此时再听到郭老的这首《我的祖国》时,我就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郭老甜美的歌声中饱含着的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我的祖国》这首歌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郭老用真挚的情感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闭上眼去用心聆听《我的祖国》这首歌,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一条宽阔的大河,河的两岸长满了淡黄色的稻花,这是希望的颜色,这是家乡的记忆,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导演沙蒙在拿到稿子后,曾询问《我的祖国》这首歌的作词者乔羽老先生,为何第一句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老先生“认为这样写虽然气势比较恢宏,但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们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乔羽认为,不管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记录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一想起家,大家就会想起家门口那条河。”
岁月悠悠,过往的经历磨砺着人们成长。岁月是有记忆的,它会记录下这一路的情深意长,人民艺术家郭老用她动人的歌声唱出了几代人心中浓烈的爱国情怀。
郭老今年年初刚在广东度过了她的91岁生日,在她的生日宴席上,郭老的弟子们纷纷送上了自己的一份祝福。白发苍苍的郭老一生历经两段婚姻,膝下没有子嗣,她对待自己的学生们就如同对待亲生子女一般,郭老看到弟子们孝顺自己的模样,她在宴席上全程面露微笑,充满了亲切感。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次,郭老在深圳开音乐会的时候,台下有不少东南亚的华侨给郭老递纸条,想请她演唱一首《我的祖国》。
面对着热情的粉丝们,郭老再一次唱出了这首成名绝技,当她动听的歌声在舞台上响起时,郭老发现舞台下的观众们纷纷低下了头,原来他们都被郭老的歌声感动了,正在低头擦拭眼泪: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
唱着唱着,郭兰英也流出了泪。
回想起郭老的一生,她的童年充满了苦难,但她没有向生活屈服,郭老不论何时,始终保持着热爱生活的信念,她克服万难、艰苦奋斗终成一代大家。
一、出身贫苦的女神郭兰英,为了练好本领,她曾吃尽苦头
1929年的12月,在山西省平遥县的一户贫困的家庭降生了一位女婴,名叫郭兰英。这户家庭里已经有了五个孩子,这个女儿的降生无疑再次加重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但是这户人家并没有因为她是个女儿而抱怨什么,看着这个女儿,父母反而欣喜无比,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小名叫:心爱。意为是这个家庭里的心爱之人,希望她平安长大,健健康康。
可是后来没过多久,那种喜悦渐渐就被生活的艰辛所取代。多了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个人吃饭,让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他们明白这个孩子养不起了,这个家庭实在是太贫困了,一家子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让这对父母忧愁无比,急白了头发,这该如何是好?生活的困苦让他们终于做出了选择,只能狠下心来,把这个孩子丢弃到村外的野地里,让她自生自灭。
后来,郭兰英被丢弃的消息被她姑姑知道了,这个善良的女人此时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还沉浸在失去孩子的悲痛里没有走出来,听闻这个消息,于是便出去找被丢了的郭兰英,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她找到郭兰英时,这个小小的女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姑姑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回家,悉心喂养,好生照顾。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小兰英长到了三岁,又被送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这时,回到家里的小兰英已经渐渐显露出了她那非凡的唱歌天赋,她一天天长大,会时不时地哼着歌儿干活了,声音悦耳动听。为了生活,为了以后,父母希望她能去学一门手艺,希望她在以后能靠这门手艺有一口饭吃,于是送她去学晋剧。日子再一次平静下来,没想到命运的推手再一次伸向了这个小小的女孩子。8岁那年她被人贩子盯上了,人贩子劝说她母亲卖掉这个孩子,给这个孩子更好的生活,母亲有了一丝的动摇,她想了很久,正打算以8个小钱把孩子卖了,没想到8岁的兰英坚决不愿意,母亲也是心如刀割,于是兰英终于留了下来。
本来以为生活会就这样艰难又平安得过下去,但是兰英还是逃不过被卖的命运。9岁那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冷,家里的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在生活的逼迫下,兰英被父母以5个小钱卖给了太原的一个戏班子。从这以后,郭兰英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她再无依靠,跟着戏班子东奔西走。
戏班子里的生活真的是艰苦又难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嗓,风雨无阻。不仅仅是练嗓,还有许多专业的动作,都不是一两天就练成的,是需要无数次的练习。正所谓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经历过无数的磨难才能铸就辉煌的人生。
1943年,戏班班主带领着戏班里的人来到张家口演出,她那婉转的唱腔、优美的身段,令在座的人纷纷赞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之后,郭兰英的演出座无虚席。她四五岁登台,最后红在张家口地区,被称为“晋剧里的梅兰芳”。她成了戏班里的台柱子,尽管如此,她在戏班里的生活并没有好起来。
二、一场戏,改变了女神的一生
这个时候的郭兰英,已经是一位名角儿了,可是没过多久,她就打算放弃这一切荣耀,重新开始,原因就是因为一场《白毛女》的戏。1945年9月,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在张家口演出了新剧《白毛女》,她闲暇时间去看了这一场戏。回到家里之后,郭兰英感触颇深,她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演这部戏。
1946年10月,她毅然决然离开戏班,任凭班主怎么说都没能留下她。她说:“我要是认准了,你再说我也不会听你的。”于是,她还是离开了戏班,加入了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加入文工团后,一切又重新开始。因为之前在戏班经常辗转各地演出,所以有很多的地方口音。除了排练时间,她把剩余时间都利用起来练习自己的普通话,也经常向别人请教。没过多久,郭兰英的普通话就说得十分顺溜。
1947年,郭兰英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她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秧歌剧。在这其间她也参演了一些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王大娘赶集》、《兄妹开荒》等,尤其是在《王大娘赶集》中饰演的王大娘女儿玉池,赢得了很多人的掌声,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但是郭兰英一直想演《白毛女》中喜儿这个角色,这是她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了,可是一直没机会参演。
直到1948年,参演《白毛女》中喜儿的两位演员一位生孩子,另外一位生病了,喜儿一角暂时没人演,于是郭兰英便自告奋勇上去救场,这一场演出很成功。此后她又参演了《刘胡兰》、《窦娥冤》等剧目的演出,创造了许多扎根群众的生动艺术形象,她根据剧中不同人物,演绎不同的人物感情,深受人们喜欢。郭兰英成为中国新歌剧方面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三、讴歌时代、心系人民是她不变的信念
1956年,电影《上甘岭》上映,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演唱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直到郭兰英试唱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当时工作人员听了过后一个个都眼含泪水,被她的歌声感动了,当即决定就让郭兰英来演唱。直到现在,她那歌声里蕴藏着的感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止这一首歌,郭兰英演唱了无数的经典曲目,她的演唱艺术,有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后,她的歌声红遍大江南北,她从解放前唱到新中国成立后,再唱到建设时期,几乎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等。这些熟悉的歌曲和郭兰英那高亢嘹亮的嗓音一响起,就牵动着多少中华儿女的心。1963年,郭兰英举办独唱音乐会,开创了民族声乐个人演唱会的先例,她说:每个人唱歌都有自己的特点,每首歌都有感情在其中。
1982年,52岁的郭兰英决定告别这个她热爱的舞台,投入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在离开这个舞台前,她回想了很多,那些过往的经历一幕幕在她脑海里重现,这个舞台上有欢笑,有泪水,真到了告别的这一天,更多的还是不舍。
在告别舞台之后,她投身校园,培养艺术人才,为艺术界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现如今,九十多岁的郭兰英依然在为艺术事业而奔波。她平日里除了给艺术学校里的孩子们上课之外,她也会经常指点那些从事音乐的人们,她想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这些年轻一代,让他们继续为祖国歌唱,为梦想歌唱。
光阴漫长,记录着这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曾经经历过的苦难都会成为以后生活中绚丽的一笔,终会在未来开出美丽的花朵。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