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做好基层工作关乎党的各项工作和事业。如今,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会议文件多、考核检查频繁等问题造成基层负担越来越重,基层减负迫在眉睫,且必须减到关键点上。
要减“凡事留痕”的“思想污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基层普遍存在“痕迹管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情况比较严重,习惯于把过度“留痕"视为工作成果,信奉“做得好不如说得好”,在真抓实干上不下功夫。但凡考核、验收、督查侧重看台账,一些评比、达标等活动过多过滥,给基层瞎指挥、扣“帽子",多头重复上报工作等,导致基层单位应接不暇,工作陷入事务主义、文牍主义的“怪圈”。为基层减负,要不畏一切艰难困苦,树好“风向标”,用好“指挥棒",彻底祛除根植骨髓的传统模式思维,切实为基层减负出点子、明调子、指路子。
要减“文山会海”的“形式污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基层存在层层开会传达,文件层层加码等现象,干部精力被"文山会海"抢占,无暇走进群众,了解民意。如此“层层加码”现象,表面上积极落实上级规定,看似“码”到成功,实则层层加水,对工作未必能起到实际推动效果。为基层减负,要多一些入户走访,多一些察民情、听民意,多做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多倾听群众呼声,多收集基层意见建议,真正让基层干部从庞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扑下身子“搞事业"。
要减“繁文缛节"的“官僚污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同两座大山,压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基层忙于应对各种“留痕”工作、无意义的会议和检查,真正有意义的事就做得少了,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彻底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基。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坚决抵制、露头就打,严肃查处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