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恰恰。
朋友L在端午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和我吐槽她的拖延症晚期:
假期本来说写文的,又躺了两天;
今天才坐在电脑面前,但是只能发呆。
准备在小长假里做点什么的你,是完成了节前制定的计划,还是也被拖延症拖了后腿?
拖延症是一种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害的自我调节失败的形式。
这种行为长伴随有自责情绪、负罪感、自我否定、贬低意识,严重的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中南大学 刘哲宁
不管我们提前计划的多好、计划做什么事情,拖延症似乎总能把“计划”死死按在思考阶段,而且越思考越焦虑,而焦虑,只会让我们越拖延。
我全职码字后,最大的收获之一,有点掌握拖延症的脾气,能和它对抗了。以下方法是我在和拖延症对抗中常用的,切实的帮我缓解了拖延症,希望对你也有用处。
01
你想到这件事,立刻、即刻、此刻去做
对付拖延症最有效的办法:想到就做。
这是我在复盘自己高产日
(码字比较顺利比较快的日子)
时发现的规律。
只要我动了写的念头,就立刻去写。
不管是去电脑上码字,在手机备忘录上写,或者就是掏出一张纸在上面写点什么,反正只要在第一次动念头时就立刻去写,明显不容易拖延。
我发现这个规律后,刻意正向、反向试了几次,确实如此。
比如《小说题目》、《分享10个让我变瘦体态变好的小习惯》,都是第一次想到选题就立刻动笔写构思,完全不存在拖延问题。
而被我刻意压一压再写的选题,比如本文,在写完大纲的情况下,愣是写了三天才完成初稿。
因为每每要写,总能有点事情来拖延写作这件事,比如,大清早看到天气不错,琢磨要不先洗衣服?唔,码字前需要点仪式感,要不泡个咖啡?啊呀,桌子怎么这么脏,擦个桌子再说……我甚至为了拖延,开始看一部新电视剧《三叉戟》。
在拖延的过程里,我能感觉到,拖延的次数越多,对做这件事的热情降低越多。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所以,不要纠结犹豫,想到事情立刻去做。
当然,如果你手头正在做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比如,我正在写A,脑子里出现文章B的思路,就会选择记录在备忘录上,等A的初稿写完,再投入B的创作。
02
放弃某些任务
我发现拖延症还有一种发作原因,真做不完那么多事。
以我写稿为例,想写的选题很多,但用来写选题的时间就那么多。今天写不完的选题怎么办?
推到明天?
明天总有明天的新灵感,于是再推到下一个明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一旦有了第一次拖延,脑子里总会有种,“反正都已经拖着了,再拖一下也不会怎么样”的念头,而这种念头反复出现,其实很难让自己从拖延的怪圈里走出来。
但这种拖延又让我十分沮丧,总觉得自己太没用了,没有办法更有效率的安排时间完成一切。
所以,我开始尝试对人物的断舍离——
只要选题在清单上被拖延超过一周,就会被我从「待办清单」转移到「灵感库」中。
实行选题断舍离以来,我发现了两个好处,一方面,大大的降低了我的负罪感,也让我可以更好的专注在今天的选题上,另一方面,当我没有灵感时,可以从「灵感库」上寻找有意向的选题。
03
完成是完美的前置条件,先追求完成,再考虑完美
我一直有这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心理倾向。
总是希望拿出完美的、完好的,不需要改动的结果,但心里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这种矛盾心理导致的结果就是,总喜欢拖着一点不做完,甚至直接不开始。
几年前,看到一段话,大概意思是:
人抗拒开始或者结束一件事,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信心把事做好。
但是,哪怕做好的可能性是50%,做了才有那50%,不做,就没有。
人要有一点决断和承担的勇气,去做就是做好的决断。
而且,我后来意识到另外一个事实。
第一稿的命运就是被修改。
史蒂芬金也会说自己的第一稿,经常存在能通过卡车那么大的漏洞。
各大公司的ppt们,又是经历了多少次的修改最后才定稿的?
完美完成后再谈完美,没有完成,一切免谈。
04
和积极的朋友相互监督,更容易不拖延
环境对于拖延症的影响力非常大,
当你想要投入学习,身边有个爱学习的小伙伴一定
比有个爱刷小视频的小伙伴好得多。
想要远离拖延症,和积极点的小伙伴相互监督也是一种捷径。
写个留言,和我一起做个不拖延的人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