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承担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责。然而,近年来,形式主义在基层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下形式主义在乡镇基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件多。上级文件层层转发,下级单位需要级级落实,基层干部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文件,十分疲惫。二、会议多。会议数量多、时间长,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基层干部难以集中精力抓工作重点去落实。三、考核多。考核制度设计繁琐,指标设置过分细化,甚至存在“千分制”、“双千分制”等现象,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四、留痕多。过度强调工作留痕,导致基层干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填写各类表格、记录工作痕迹,极度影响工作效率。
以上形式主义的表现,不仅浪费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削弱工作效率,还会严重损害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影响政府公信力,更甚者,可能会滋生腐败问题。因此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刻不容缓。
一是要明确权责边界。要厘清上级部门和乡镇之间的权责边界,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上级部门要减少对乡镇的干预和指挥,做到“简政放权”,让乡镇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同时,乡镇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基层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要优化考核体系。调整现有的考评机制,一方面,考核要注重实效和结果导向,避免过度强调过程和形式,同时,把群众满意度纳入乡镇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敢于做事、善于做事。
三是要加强数字化建设。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广电子政务等方式,减少纸质文件和会议数量,降低工作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坚持整体协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工作统筹,提高政府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的能力。
四是要强化监督问责。加强监督问责力度,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和问责。要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体系,明确监督问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力度,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要坚决贯彻执行,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激发工作活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