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从湖北老家来到我的城市,帮我料理家务。有一天她做了家乡的特色菜,粉蒸排骨和粉蒸莲藕。菜还在炉子上蒸的时候我就像个孩子一样去厨房里转悠了好几次,我太期待了。那一顿饭我吃得心满意足。和母亲一起细数我们小时候她都做了哪些好吃的给我们吃,有豆饼,煮水粑子,糍粑,新鲜熬制的麦芽糖,菜团子…..等等,不胜枚举。回忆这些时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围着炉子翘首等待的情景,其实我更怀念的,是在厨房里一边给母亲帮忙,一边和她聊天。我在想,如果我的母亲当年忙于工作,没有这么多时间在厨房忙活,我还会有这么多美好温暖的记忆么?
我的朋友婷婷,她有个可爱的女儿叫暖暖。每天晚上,暖暖的爸爸都会在小黑板上画一幅画,有时候是哆啦a梦,有时候是Teddy bear,有时候是跃出水面的海豚,有时候是两个相爱的海马宝宝…,每天早晨,2岁的女儿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小黑板前看爸爸的画。爸爸说,每次画的时候腰酸背痛,但是很期待看到每天早上暖暖看见画时那高兴的模样。暖暖爸爸特别有趣,当他知道我要写他的故事时,请暖暖妈妈转告我:“我是律师,很忙很忙,从没画过画,脾气不好,从没坚持过做一件事情,很没耐心…”我猜他背后想说的是,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我能想象暖暖每天早上醒来,去小黑板前看到爸爸为她画的画以及充满爱意的简单文字时,那满足与幸福的神情。
我和伟博,我们的睡前亲子共读时光,从他9个月开始,到现在他5岁5个月,坚持近5年。睡前阅读,已经成为他的一个睡前仪式了,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晚八点到八点半左右,他会挑选自己想看的书,和我依偎在床上,我读给他听。现在他还会完整复述某些绘本的内容,他讲给我听。有时候他会兴奋地叫起来:“看书的时间到咯!”和妈妈一起读书,有期待,有幸福。
弟弟小树出生之后,很多个夜晚是我们母子三人一起度过。有几个令我们尽情欢笑的游戏,“找秘密”、“吊跟头”、“叠叠乐”,捉迷藏……我们玩得不知道有多开心。这段时光,是我们三个人的特殊时光。
2014年的夏天,我把周末的时候用来读书学习和讲课。伟博爸爸通常会带着他去山里头玩。我想象着这一对父子,爸爸坐在驾驶位上开车,伟博坐在后排他的长颈鹿安全座椅上,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里,两个人一前一后会聊些什么样的话题呢?去到山里又会玩些什么?有一次爷俩兴高采烈地回来,我问他们玩什么了。爸爸故作神秘,我不告诉你。我突然很享受他这么说。这是属于他们父子的小秘密。
妈妈和我的厨房,暖暖和爸爸的画,我和伟博的亲子共读,母子三人的打闹游戏,爸爸和伟博的山里时光,都是我们建立爱的链接的一个方式。在正面管教里,有一个类似的工具,叫做“特殊时光”。
特殊时光,可以是一段一个人的特殊时光,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的特殊时光,还有全家人的特殊时光。一个人的特殊时光可以更好地和自己在一起,自己快乐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家人。和孩子一起的特殊时光,能够很好地和孩子建立默契,亲密的关系,建立爱的链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不再满足于父母亲只是抱一抱亲一亲,他们需要更多精神上的认可和共鸣,而这些,一定是建立在某些链接之上的。就好比两个独立的个体,中间如果没有桥梁,是产生不了激荡和真正的回路的。如果父母亲和孩子有一些共同的兴趣和活动,这个时间,这段空间,将家长和孩子紧密连接在一起,只属于爸爸和孩子或者妈妈和孩子,或者是一家人一起。当我们“在一起”时,不管这个世界多么吵闹,我们的内心是既富足又平安的。
特殊时光,可以是不花钱的特殊时光,比如一起做手工,看绘本,甚至去采集树叶。也可以是花钱的特殊时光,比如看儿童剧,到儿童乐园游玩,等等。特殊时光可以固定下来,有频率和时长。当固定了时间之后,每当那个时间要到来的时候,孩子会有期盼的喜悦,而家人也会配合,把这个时间留出来。还可以给特殊时光取个名字,使这段时光被赋予特别的意义。
正面管教还有个理念,叫做“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先连接再纠正。先连接感情,再纠正行为,和汉语里“通情达理”异曲同工。而如何连接感情,如何建立爱的链接,就有前文提到的特殊时光。爱的链接足够了,和孩子之间的挑战自然很容易面对和解决。
尤其是对于一个还在形成认知阶段的孩子而言,他如果能感受到与他人的连接——自己是被爱的,被理解的和被重视的,他就能学会这些,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而如果这个连接是缺失的,孩子可能感受到疏离的,不安全的。有这些感觉,就可能会有一些淘气的、糟糕的行为,他可能会尝试各种各样恼人的行为,让自己成为焦点。成年以后,也可能沿用同样的模式,努力寻找缺失的那一部分。
真正的爱,应该是一个动词。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去思考。我和孩子之间,爱的链接是什么?
Connection,链接,可以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情绪健康的一块重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