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瞑宿,风为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解析:
这首词作于郑和二年(1112年)三月初,当时五十七岁的周邦彦正春游汴京。上阙首句至“夜阑未休”写客居京城的境况;“想东园”至结句想象回到故乡的情况。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圆满。向“东园”以下,别出一重境界,使之愈深愈远;“少年”“迟暮”的对比,大开大合,又是结合上下阙的关键。一篇之中,时间、地点几度跳跃,可见词人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