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几个好友聊天,大家纷纷感叹,毕业才两年,同龄人中竟已悄悄掀起了一阵换工作的小热潮。
小C是我的闺蜜,大学毕业就进了新一线城市的某家“龙头”房地产公司,做着一份起薪5000的行政工作,作息规律,福利优渥。
半年以后她告诉我,辞职了,实在不喜欢那家公司的企业氛围,做的事情也一点没劲,感觉迟早会走,不如早一点转行。
那时小C对UI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硬是花光工作的所有积蓄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UI设计课程,破釜沉舟从头学起,铁了心要进入互联网行业。
我觉得她真是酷毙了。
学成以后,小C顺利进入了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跟着前辈一起做项目,很快掌握了工作的流程和要领。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做一名出色的产品经理。”小C说:“这个行业让我看到了希望,做多少事我都不会觉得累,反而感觉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很兴奋。”
小C很幸运,刚工作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在这个领域专注耕耘,避开了迷雾和弯路,快速成长,听说最近她已经打算跳槽到待遇、前景更好的公司了。
比起小C,表弟的经历就曲折多了。
表弟2016年从西北一所211大学毕业,在校就提前被香港某著名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酒店招录为管培生。
但工作不到三个月,表弟就辞职了。
在入职轮岗培训中端了很多很多盘子、叠了很多很多被子后,表弟发现自己只是冲着企业的名气而来,却忽视了自己对酒店行业一无所知的事实,每天都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在端盘子”的失落感。
英雄无用武之地,起点比打扫房间的大妈还低。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心理落差,于是果断辞职。
回家以后,表弟也曾处于短暂迷茫期。准备了一段时间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的同时接到了某家电企业的橄榄枝。考虑到大学的专业刚好对口空调产业,权衡之下再次选择入了企业。
不到半年,表弟告诉我,他又辞职了。
“为什么呢?”我已经准备好要给表弟上一课:诸如“年轻人初入职场一定要先吃得苦”、“简历上每一段工作经历都不长会给人不靠谱的印象”芸芸。
表弟说:“刚开始我以为终于找到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做了这么久我发现,实际上就是做渠道销售,和专业没什么关系。我知道这行坚持下去也能出头,但是我很难说服自己扎根在销售这一行里。”
听到这儿,我挂在嘴边的话又吞回肚子里。
的确,每个人的性格、能力不同,我绝不会鼓励表弟把销售作为他的事业,因为他的长处不在这里。
表弟说,辞职前他了解到一家不错的科研机构在H大定向招录研究生,经过多方打听他更加确定了这是自己想要的事业,于是决定背水一战,回家专心准备考H大的研究生。
“我不觉得可惜,花了一年时间试错,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我觉得挺值的。我不敢想象如果一直待在前两家企业里或者当了公务员,心里会有多少不甘。”
除了小C和表弟,最近我还听见很多朋友换新工作的消息:
有研究生毕业辞掉实习岗位重新找的,有在企业工作两年后考了公务员的,有在名企工作辞职准备创业的,有即将跳槽到行业内更好的企业的,还有做着本职工作发展第二职业的...
这群有想法的年轻人,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地试错、调整,直到找到真正的自己,以及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他们勇敢、坚毅、内心充满阳光,可能在职场上栽过跟斗,但他们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走向,在碰撞中提升了自己的格局,汲取到不少的营养,他们的生命轨迹是曲折而上扬的。
从毕业到现在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但对我们这些二十几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却是风云变幻、至关重要的几年。
因为在匆匆忙忙的一生中,只有二十几岁这几年,是我们加速蜕变的黄金阶段。
我们的身体和精力处于巅峰状态,不用分心照顾老人孩子,除了感情问题,唯一专注的就是个人发展。
我很庆幸身边有很多这种不服输的年轻人,给予我源源不断的警醒,让我身在体制却依然时刻保持一颗不甘落后的进取之心。
折腾,是自己塑造自己;不折腾,则让现实来调教。
二十几岁我们居住的城市,会浸染整个人的气质;
二十几岁我们建立的圈子,影响着对世界的认知;
二十几岁我们选择的职业,奠基了一辈子的事业。
如果人生迟早都要折腾,那么这个一无所有的年纪,就是折腾的最好时机。
上周偶遇中学老师W,聊到关于职业选择的话题,他叹了口气说:
我真羡慕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什么都可以去尝试,身上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不像我年轻的时候,明明一无所有却比谁都害怕失去,到了四十几岁,年轻时候的梦想都还惦记着,可是我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
我摇了摇头:“也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患得患失是大部分人的通病,与时代无关。”
也有很多人不敢去折腾。
至少半年前的我,也是这种患得患失的年轻人之一。
前一阵子我写了一篇叫《毕业进入体制两年,如果重选一次...》的文章,里面讲到选择体制内外工作的利弊。有许多读者留言或私信交流,大概说的都是以下几个问题:
待业,迷茫,不知道怎么办。
现在的工作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A或B ,选哪一个工作好?
每一个踌躇前行的人都希望有人指出一条明路。
看到这些困惑,我好像在对话曾经的自己。
遗憾的是,在社会这堂大课上,我也只是个初学者。以我浅陋的阅历和见解,并不足以指导热切的读者做出重要的抉择。
不过我从自己身上,以及身边的小伙伴身上,看出一个规律:
纠结在思想上的人,永远迷茫;折腾在行动上的人,看见曙光。
而这群看见曙光的小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点:
勇于试错,及时止损。
我们每个人都在试错,从迷迷糊糊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开始:如果合适,皆大欢喜;如果不合适,你是否有及时止损,再试一次的勇气?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害怕折腾,所以才出现前文列出的三个问题。
恐惧试错,所以宁愿待业在家自我逃避,永远都只看得见窗子外的一方土地,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沃土;
没有及时止损的勇气,即使目前的工作“嚼之无味”,依然觉得“弃之可惜”,所以最后可能会一直安于现状,一直心怀遗憾,一不小心就青春不在;
而纠结于A或者B的选择,是害怕试错真的出错,没有多试几次的胆量。可人生并不是一道非A即B的选择题,何不先挑自己更乐意做的一项试试,如果不合适,你还有B 、C 、D 、E 、F 、G...
我喜欢的一位职场自媒体人Spenser说:
你知道么,像我这种过了三十岁的中年大叔,每次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浑浑噩噩的,工作只当工作,而没有当事业的心态,我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痛心疾首——
现在的小年轻们,这样挥霍自己的青春,太奢侈了。
的确,在二十几岁这段黄金时期里,最重要的就是去折腾,找到你的“事业”在哪里,而不仅仅是找到“工作”。
毕竟这是人生中唯一一段可以任性颠覆原有设定,改变人生走向的低成本试错时期。
也许会像小C一样,多试一次就找到方向,也许会像表弟,错过几次也是一种成长。
但他们毕竟都还年轻,来得及折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