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日更写了一篇《春天来了》,一天里的许多事情并没有记述,晚上想再写一篇,可是冬奥会的开幕式不能错过,开幕式结束后,困得不行,就睡了。
回娘家的仪式感一定要写一写。
过年回娘家,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有的在初二,有的在初四。娘家是一个代称,娘在是娘家,娘不在,那个家还是娘家。
我们一直是初四回娘家,初二在婆家等着大姑姐和女儿回娘家。今年因为凌晨4:00立春,从民间传来一则消息,立春以后就不能再回娘家串亲戚了,正月初四的回娘家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串亲戚,和往常回娘家的意义不一样。
许多人听到这一则消息,慌里慌张地跟随婆婆回婆婆娘家,中午吃饭时赶回自己的娘家。我和妯娌美芳还有我家姐妹们都没有相信这则消息,还是像往年一样,定在初四回娘家。
凌晨四时打春,早早醒来,在日更文和微信信息回放里徜徉到六点,快速起床。李先生下楼做饭,我在楼上洗漱,打理自己,收拾箱子。李先生说今天开始交通管制,汽车限号,明天我的双号车就不能回邢台了。今天我和儿子回娘家后,先行一步返回邢台。
吃过早饭,收拾好碗筷,李先生和儿子洗漱完毕,我们开车到食品店,精心挑选适合父亲吃的点心,赶到父亲家。
父亲又去了他的厂院儿,妹妹、妹夫还有外甥女儿在家等我们,这个年都是招婿留家的四妹在家陪伴父亲,我们都非常放心。
和妹妹聊了会儿,父亲回来了,陆陆续续两个姐姐的全家人都来了,只有五妹在北京工作,未能回家,有点遗憾。
父亲在茶几上准备了各种水果干果,迎接闺女们一家家的到来,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除了我们这一辈,下两辈儿大孩(未结婚)小孩有16个,为避免聚集,分散到三个卧室和餐厅。
开始发压岁钱,大孩子1000元,小孩子500元,每年我们都会拿出1万多元的新钱,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同时还准备了给老人发压岁钱的钱,孝敬老人,图个高兴和热闹。
发压岁钱是我们回娘家最热闹最欢快的时刻,我们一个一个地叫着他们的名字,此起彼伏;孩子们笑着、蹦跳着,说着“新年好”,双手接过压岁钱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有两个十岁左右调皮的小孩,发过一次,又来一次,伸手还要,那就再给一份,看着他们高兴满足的样子,我也是满满的喜悦。
女婿和外甥们都在客厅陪着父亲聊天,我们在餐厅和卧室里来回穿梭,和孩子们说着,玩着,有更小的两三岁的几个小孩在一起画画,垒积木,专注而投入……
中午吃饭,四妹提前预订了桃园新村酒店,严格遵守规定,分散在几个房间,轮流祝贺父亲新春快乐,相互祝贺祝福,饭菜可口,环境优美,结束后打包,不浪费食物。
返回父亲家,开始聊天,原来每年我们姐妹五人喜欢打扑克,今年聊兴很浓,那就在客厅畅聊吧。
快四点了,四妹开始烧水煮饺子,闺女在娘家吃了第二顿隔年饺子,才吉利,这也是一种仪式感。拌藕片,酱肉饺子,吃出了娘家饺子的滋味。
看着父亲喜悦满意的样子,我心里十分满足。
和父亲再见,与儿子一起返回邢台,李先生步行回我公公家。
回娘家,姐妹亲人团聚,老人喜悦,儿女表达孝心,这就是回娘家的意义。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打卡第2天,1206字,累计39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