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的收获

有意思的是,儿童节,这个小时候不怎么过得节日,在长大了,都成年了,反而会每年都惦记着。可能正应了那句话:缺什么,就补什么吧。

晚上离开办公室,好些时候都是是晚上十一点多。这也就体现出了给自己打工的好处,因为是给自己打工,所以就没有了普通人的那些加班的烦恼。当然了,给在自己打工不都是好处的,最大的坏处就是,丧失了,遇到假期时的兴奋和快乐。每到周五看到同事们快快乐乐的盼着离开,自己却完全没有那种到周末的快感,确实蛮痛苦的。

来到北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牛人比较多,在这里能够遇到给自己启发的人概率会比较大。在六一节,那天,就见到了这样一个人,他已经走在了知识服务的前列,简单的说,就是只在喜马拉雅上就已经套现了一百多万。

在人群中,能够看到一些机会,就已经很厉害了。在看到一些机会之后,还能够行动,就更加厉害了。很难想象,在银川我能够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甚至在西安,自己有多大的机会遇到这样的人也不好说,但是在北京,就在那天,我就遇到了一个。听这些,手里有血的人讲话,收获确实比较大。他们的话,会给你带来一个完全不同地观察维度。能够帮助你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来看清现在的情况。那天对我来说,有三点比较大的震撼。

1.《喜马拉雅》与《得到》,基本上是两个极端。

《喜马拉雅》基本上就是靠量取胜,里面难以想象,在《喜马拉雅》上现在有两千多个付费主播。

《得到》是靠精品,更多的依靠头部资源。再说的透彻一点,《喜马拉雅》走的是平台,是流量。《得到》走的是产品。因此它们根本就是一个物种。

2.《得到》的流水线生产内容的方式,还需要思考

之前我天真的以为《得到》的每天听本书栏目,将所向披靡。这个栏目会用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罐头的方式,把一本本书压缩成为音频罐头。

具体来说,《得到》要生成一本压缩版的书,有人负责写稿子,有专业得音频播音员来读稿子,有人负责分发,运营和推广。但是从那天得到的信息的来看,只有用自己压缩,自己读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听众才更愿意买账。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是事实最起码表现出来是这样的。

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其实非常大。在之前的认知下,一个人只需要做好浓缩一本书的事情就好了,做好这一环就好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的,最好是自己压缩,自己来读,比较好一点。这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仅要锻炼自己压缩书本的能力,还有死磕声音。

3.没有想到现在的内容付费行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

只要《得到》上有的,《喜马拉雅》肯定会复制一个出来。

但是他们的生产模式却完全不同的,就拿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来说,《得到》是采用专业的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有着严格的把控。但是在《喜马拉雅》上是,平台雇佣了365名名人,每人一年解读一本书,统一标准不是那么容易。至于他们谁最终能够赢得最终的市场,拭目以待。

不知道你没有,总之我有一种身在漩涡中心的感觉。之前我总是觉得,内容付费行业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是还需要继续发展的行业,好些人都说这是风口,还有好些人说这只是一个小风口,还有人说,真正的内容付费风口还没有来到。真不清楚谁说的是对的,但是从竞争的激烈程度来说,又一次显示出了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早熟。

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太快了,从来都是你还没有想明白,就有人已经开始行动的。而是在你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其他人就已经扑上去了。因此在互联网上面,几乎所有人都在说一件事情,认知。当你还没有看到,别人看到了;当你看到了,别人已经行动了;当你终于行动了,别人很可能已经初具规模了。

距离现在最近的就是共享打车,真的难以想象,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发展出那么多种车。在北京,共享单车,就像是蝗虫一样,短时间占领了大街小巷。认知上的一点点差距,就可能导致一个创业者是失败还是成为一个行业的独角兽。

来到北京之后,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遇到刷新自己认知的人或者事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打脸一次,发现自己的认识是错的。现在逐渐明白,成长的过程就是打脸的过程,打脸是做事情的必然结果,是成长的副产品。从这点来看,整个科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打脸的历史。犯错误,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在不敢承认自己错误中迷失。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文档概览和分析目的 体验机型:华为荣耀7 系统版本:EMUI4.0.3 App版本:6.3.9.3 体验时间:...
    封翔阅读 26,973评论 4 62
  • 一、知识创业火当时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阿飞很忙碌,每天都在捣鼓各种网络平台。我禁不住问他,你这天天拿着身份证拍来拍...
    凌风CC阅读 2,272评论 8 35
  • 对亲人的羁绊。时不时母亲总是打过来电话,而后我挂断再打过去,问候下母亲之后,话题无非就成了:怎么不找个人结婚,为...
    叔丙仄阅读 270评论 2 1
  • “爱是毕加索风格,尼罗河的月落,吉普赛的传说。青春向右,生活向左,我们都不是预知未来的智者”这是刘惜君的《恋风恋歌...
    x流氓先生阅读 6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