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帝都,在那宫殿之中,尊贵的座椅,是皇权的象征。当他刚刚坐到这个位置的时候,边境燃起了狼烟,三十年前被打败,甚至君主都战死的敌国,如今尽起全国之兵,三日连下五座城,兵锋直指洛阳。
皇帝愁眉不展,敌国是修养了三十年,而他的父亲又两年前病死,未有遗嘱,最后大臣拥立长子为帝。诸王不服,兵发帝都,他的诸位兄弟也不甘心那一步之遥。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是老将军站在他面前,连克叛军,诛杀叛王,杀人如麻,震慑天下群雄不敢妄动。人人脸色发青,都要感慨一声,不愧是三十年前的英雄,如今也不弱当年。而皇帝便是在老将军的大军前,坐上了那个位置。天下不敢不服。而将军却中了一箭,左臂再也不能提物。
说起将军,当说三十年前一战,敌国君主用自己做饵,诱将军入围,五十万精兵包围,伏击三万铁骑,怎么看都是必胜的仗,却实在低估了将军。将军眼中没有五十万兵马,只有敌国君主的人头。虽然三万铁骑冲到中军的时候,只剩一人。敌国君主问,可愿降?将军说,你若自刎,我便降!君主笑了,我若自刎你真的降吗?将军咬牙不言,想到了当年他在金殿的誓言,也是他如今的一声大喊,末将愿为陛下世代赴汤蹈火!
那一战,敌国君主不舍得杀他,只想活捉,可将军,却是杀入中军,斩杀敌国君主,却也被人用长矛,刺穿了身体。众人都以为他死了,五十万大军因为君主的死,也不敢妄动。君主年轻力壮,孩子最大不过弱冠,那有什么遗嘱。诸王心中都燃起了火焰,那火叫野心。
三十年前,皇帝得知将军遇伏,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关,却只遇到一盘散沙,和濒死的将军。皇帝派诸位将领带兵追杀敌军八千里,硬是打到敌国国都,被挡住后,也死命攻城,直到粮绝!那一年皇帝派兵将天下所有的医者,都抓入帝都,治不好将军者,便斩。却真的无一医可治。那一年皇帝杀了三千医,写入史书,被人唾骂千年。那一年皇帝在祖庙祈祷一日,又在将军塌前守了一夜,次日清晨,将军醒来。多嘴的侍奉太监对自己干儿子讲,那晚陛下痛哭,清晨眼还红肿,怕是一夜都在哭,硬是哭醒了将军,他们不是君臣,是兄弟!
内战十年,雄才大略的他,终于击败了所有的野心者,他被十年的内战吓怕了,不敢相信任何一个人,因为他的兄弟都曾经拿起剑对着他,所以他就杀光了所有人,或许也是报应,他一生竟只有一子。二十年后,敌国内战刚刚结束,他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尽起全国之兵,势要报三十年的仇怨。他对自己儿子讲,这次若报了国仇,这天下便是你的。若是这次未曾胜,那这天下终究会是他们的。十八岁的儿子眼中燃起了火焰,亦如三十年前的火焰,那叫野心。
帝在老将军的拥簇下,御驾亲征。在关隘摇摇欲坠的时候,终于赶到了。三十万大军,是内战后剩下的精锐,可是和敌军的两百万大军相比,还是太少。老将军说,敌军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关隘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十万大军足矣拖到敌军无粮。皇帝不以为然,三十万对两百万,若是被动死守,必输无疑。不如主动出击......不可!老将军打断皇帝的话,若出关,必输无疑!皇帝在诸位大臣,诸位将领面前,脸色愈发难看。将军老了,竟磨掉了锐气?难道那只箭,射破了老将军的胆子?将军一听,跪下苦求皇帝,若出关必败无疑啊!够了!!皇帝一脸铁青,看了眼满朝文武,咬咬牙,究竟朕是帝?亦或你为帝?......末将......领命......
皇帝深夜召见老将军,是朕错了,老将军莫要怪朕,文武皆在,朕若不仪,何以仪天下!望老将军莫怪。皇帝认错古今何其罕见?将军跪地,想起了三十年前,只觉的便是昨日,将军看着皇帝,坚定的说,亦如三十年前,末将当为陛下世代,赴汤蹈火!
第一日攻关,敌军人虽多可是弱的不忍直视,明明是在守城,却好似是屠杀。第二日,皇帝在思考什么。第三日,皇帝皱着眉头。......第十日,皇帝再也忍不住了,不顾将军阻拦,夜袭敌军大营。
诸多的伏兵,滔天的火焰,击垮了皇帝。敌国君主在众人的拥簇下,看着皇帝,等了你十天,你倒是沉得住气,可怜我三军将士十天未曾合眼,都在等你,本想就此放弃,没想到你还是来了。皇帝咬咬牙,只恨自己不顾将军阻拦。只得大笑,若是老将军为守将,你们岂能这边放肆!敌国君主看着皇帝,我知道你御驾亲征,所以我知道你肯定会来,因为你心急,急于证明自己,你祖宗马上打的江山,你父亲当年提剑纵马,周边诸国,未有不服。而你却是站在金殿上,让手下抢的天下,诸王莫敢不服将军,却敢不服你。你若胜,还有点脸面,你若败,不如一了百了,战死沙场,也是一代帝王。
皇帝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却有将军帅十万大军杀来,救出了皇帝。一路狂奔,回到关隘,一点兵马,只剩数万兵马,敌军却连夜攻关,一改十天攻势,死攻关隘。眼看城破,皇帝只得带着兵马逃出。敌军一路追赶,终于把皇帝逼到洛阳五十里外的小山之上。
使者上山,对皇帝讲到,我王出兵,是为了报国仇,当年将领也死的干净,只有将军这屠夫,还苟活于世。我王以天神和历代君主名义发誓,将军一命,可换十年安平。
十年!十年足矣恢复国力,十年足矣兴百万大军,亦如三十年前,打到敌国国都,甚至可以破城!灭国!皇帝杀光了兄弟,自己如今还未有子嗣,他还年轻,他以为他以后有的是时间,娶妻生子。可是......如今他太需要这十年了。祖宗的荣耀,随着血脉流传至今,他实在不能让王朝亡与这一代,更不能让先祖血脉只流传到现在,可......
满朝文武皆已失散,却有老丞相,一直紧跟着皇帝,侍卫都在嘲笑他怕死,因为陛下的车架,是全军最安全的地方。老丞相当时说,自己是来保护陛下的,侍卫都不以为然,怕死还弄个由头,只怕要陛下保护你才对。今见使者这般话,老丞相言,敌国最敬天神,又敬仰英雄,历代君王便是他们的英雄。此言可信,不如换了这十年和平。
将军站立如松,闭着眼,一言不发。皇帝看看将军,又看了看丞相,咬咬牙,拔出长剑,一剑砍翻桌案,对着仅剩的文武,怒吼。丞相!你怎就这么怕死?朕的和平,从不应该是求来的,是打出来的。列祖列宗都能做到,朕就要卑躬屈膝?若再有人妄言此事,便是辱骂皇室,侮辱国家,当凌迟处死!文武只剩将军和丞相,这话也是说给两人听。
老祖宗......孩儿不孝......
皇帝甩袖离开后,丞相怒目将军,不能阻陛下亲征,便是尔等将领的错,不能阻陛下夜袭,亦是尔等将领的错,如今你却不能换国家十年和平,如何不是你的错?陛下待你不薄!你却不能为陛下尽忠?何其不忠!!
那晚丞相说了很多话,老将军一言不发,最后谁也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只是第二天将军请命出战。皇帝看着将军久久不能言语。卿若战!那便战!朕与你同在,
老将军带着两万兵马下山了,直到看不见了人影。丞相对皇帝讲,陛下!老臣昨晚便知将军必然出征,昨夜便派使者去了敌营,将军若战死沙场,敌军便退兵。那时,陛下自然安然归洛阳。
......
丞相!你怎就这么怕死?朕何曾要你多事!!!!
两百万大军如今只有一百五十万,可依然是天文数字。老将军带两万补兵,对百万大军冲击,也只是视死如归,他想起那晚,他对皇帝说,陛下,若定要夜袭,便让老夫去吧,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犯险。皇帝说,老将军,你老了,不是当年的将军了,那年你能一人杀入五十万大军中,斩杀敌国君主,如今你又怎么能做到。你若身殒,却是我国莫大损失啊。老将军当时跪在地上,喃喃的只说出一句话,陛下,末将愿为陛下世代,赴汤蹈火!陛下请一定让我去。可心意已决的皇帝,那里听的别人的话。
老将军看着百万大军,想起了三十年前,那时候的自己何其英勇,三十年真的磨掉了锐气吗?十年的和平,你若食言,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百万大军面对两万兵马,只当做两万待宰的家畜,只笑着说,待会,自己肯定能抢多少人头。
君主在百万大军中,遥遥看到了老将军,花白的头发,苍老的面容,却仿佛如三十年前一般,让人畏惧,那时候的他才十几岁,随着父亲征战,却不曾想......当年那一矛,还是自己刺的,如今......君主挥挥手,便有一勇将出阵,大喊一声,我乃我国第一勇士,谁敢前来送死?老将军一言不发,提枪纵马,冲了过去。那勇将一看头发花白,只笑道,你这老匹夫焉敢前来送死?只怕杀了你后,没人敢来给你收尸,快滚回去,换个年轻力壮的来,杀你个老头,怎彰显我的刀利!
老将军不言,纵马而到,只右手抬起长枪,怒刺而去!这等货色,三十年前少说杀了几十个。
老将军未曾避开砍来的刀,只是把枪刺的更快,快到让敌将心怕,最后刀想回挡,却没能收回来,却也一刀砍在老将军肩膀上,而长枪却刺穿了敌将......老将军摇摇欲坠,怒视敌军,如今怎能服老,大喝一声,众将士!冲杀!
只一刻,两万将士死的干净,只剩老将军还活着。可是身上还插着两只箭,和一根还没有拔出去的矛。将军费力拔出长矛,鲜血流出,洒落在地上,脸色苍白的看着敌国君主,末将愿为陛下世代,赴汤蹈火!在要倒下的时候,敌军一片骚乱,原来是皇帝带着剩下的兵马杀了过来。皇帝一把拽起老将军,用力直接提到背后,背着将军拿着剑,对敌军中军冲锋。将军,你救了朕,朕今日便来救你,朕可不是一个只能被保护的皇帝。将军微微睁开眼,问皇帝,陛下,末将,当真老否?皇帝挡住一旁刺来的矛,只言,不老!不老!将军还要和朕,平定天下,十年!百年!将军都还活的!怎能算老!
陛下!微臣愿为陛下世代,赴汤蹈火!
那一战极其悲壮,数万将士,没一人苟活,致死无一人后退,皇帝和将军被剁成肉泥,因为皇帝在彻底被拦住的时候,扔出了剑,直接砍在敌国君主的肩上,就算缠着绷带,那血色依然隐隐可见,可见砍的多深。
只恨这剑,杀不了你!皇帝最后喊了这句话话,就被乱刀砍死。君主紧了紧绷带,叹口气,真乃英雄。
那一战,将士皆死,却有一人活着,他不是将,不是兵。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被俘虏的他,卑躬屈膝予君主,君主欲杀之,丞相言,大王饶命,大王今日得胜,再无一人能阻大王,可大王若要君临天下,当要让天下百姓臣服,我有十条治国良策,可保大王千秋无期!
君主有了兴趣,打了天下,自然要治理天下,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自己自然要给儿子留下最好的河山。马鞭遥指,你且将那十策讲来!丞相身居丞相位,自然不是无能之辈,张口便言,句句金言。君主听的大喜,真乃良策。丞相却说了九策,不在开口。君主言,为何不语?
大王!第十策关乎我国秘密,当年先帝便是因此打的天下,所以这最后一策,只能与大王一人言!众将只言不可,若是这老东西是想行刺怎么办?丞相只言不敢,不敢,老夫现在只求存,百万大军营中,撑破胆子也不敢妄为。
君主思量一番,自己也是能战善战勇士,这丞相又是六七十的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入营帐又搜了身,手无寸铁的老东西,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 挥手让众人散去。老匹夫,现在你该讲了吧!
大王,第十策便是这天下龙脉所在,大王你且看地图上,洛阳城外北二十里,是不是有一小山?
君主闻言便回头看挂在背后的地图,却突然听的背后动静,刚一回头,就看到丞相手中的匕首刺了过来,老匹夫你敢!君主伸手便去抢匕首,可伤口突然一疼,又觉的腹部一阵剧痛。你......你个卑躬屈膝之辈,怎麽也敢......你又怎有匕首......
丞相仰天大笑,却又大哭,老夫不如将军,统御千军万马,征战天下莫敢不从,老夫不如陛下,雄才伟略,治理天下未有一错。老夫让陛下用将军换太平,只是为国为民,老夫卑躬屈膝只是为了杀你,你以我曾经派人与你书信,言将军当战,杀之换我国太平,你便以为我是贪生怕死之辈?你却轻视吾等文人的傲骨!你杀我陛下,老夫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和你这贼首同归于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营外诸将听的动静,进帐来看各个惊愕失色。抽出刀剑上前就砍翻了丞相。老丞相只弥留之际,只喃喃的说,陛下,老臣从不怕死,老臣只怕陛下有失,只怕天下百姓有失,老臣终是为你报仇了。视线所见,只见一把刀砍了过来。
老丞相被乱刀分尸,当场砍得血肉模糊。而在不远处的营帐中,君主的儿子还是后悔了,他摸到了老丞相的匕首,可却未曾收走,就当没有发现一样,因为他担心,担心这万里江山,让自己父亲不舍得放弃。他忘不掉当年他父亲的话,这次若报了国仇,这天下便是你的。这句话让他魂牵梦绕,做梦都是父亲再说这句话,可是他怕,怕他父亲不履行诺言,那毕竟只是随口一说,又没有立下诏书,万一不做真呢。所以,他才当作没有发现匕首,甚至他都能猜到,匕首上,涂有剧毒,可是,也未曾声张。
可是他现在后悔了,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是自己一直崇拜的父亲。突然,只听的不远处一阵喧嚣,他知道,自己后悔也晚了。但是,虽然没了父亲......可是......这万里河山,都是自己的了!
当晚,君主的儿子入主皇宫。手下将士烧杀抢掠。百姓都知道,将军和皇帝战死了,丞相投靠了敌人,却被敌人不齿丞相为人,直接斩首。而敌国君主得了急病,病死在军中。
众多百姓众星捧月围着一人,这人登高一呼!百姓皆云从。大军烧杀抢掠,帝都人口近百万,都欲要报仇雪恨,这时候,却有一人知道皇帝战死后,只觉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便登高一呼,骗百姓反攻敌军,杀去皇宫。百姓都欲报仇,恰好有人起义,便都跟着而去。
将军战死沙场!此乃英雄!陛下战死沙场!更是英雄!如今我们不能屈于人后,大家杀啊!驱鞑虏!护河山!
那人怂恿越来越多的百姓,心中的野心越烧越旺,开始的自己只是敢想一想,如今就好似自己就是皇帝一般。最后众多百姓,反攻皇宫。却真的出其不意杀了许多敌军,暂时占了上风。可终究只是个出其不意,终究都是普通百姓。可百姓太多,终究还是杀进皇宫。
君主的儿子才在金殿中坐了两个时辰,就有叛军打了过来,起初不以为意,可是百姓太多,大军堵在外面过不来,他却又被堵在皇宫,最后又被堵在金殿,被人用锄头生生打死,血贱五步,洒在了这尊贵的座椅上!
那人激动万分,急忙坐了上去,今日!我!不对,是朕!朕便是这天下的皇帝,哈哈哈哈!没想到朕也有这么一天,朕今日君临天下!
众人面面相觑,如今应该是辅佐陛下的子嗣继位才是,你怎敢坐上去,快下来!那人怒喝,陛下无子嗣,如今已经断绝,这皇帝朕怎就坐不得?朕今日坐到了这里!朕就是皇帝!哈哈!朕是皇帝!众人看他有点不正常,也不敢说什么,这人一疯起来,什么都敢做。何况敌国王子都打死了,也该杀出去了。
可是,百姓虽多,却只是百姓,锄头虽利,却只是锄头,岂能比刀剑?大军急着勤王,刚刚杀入金殿,便看见了血肉模糊的王子,虽然看不清样子,可那身衣服做不得假!众兵将愤怒杀光了金殿中的百姓,那人还端坐在那个位置上,怒喝,朕乃皇帝!尔等岂敢放肆!还不快快退下!
刚说罢,就被人乱刀砍死,鲜血洒满了这个位置,只看的红色,无一点金色。
君主杀光兄弟,儿子却只有这一个,因为有个儿子叛变,想要杀他称帝,最后被镇压,他忍痛杀了自己的儿子后,就咬牙杀光了自己的子嗣,只剩这一个儿子,只为了国可以更安定,自己死了,自然儿子继位,只有一个儿子,就不会有人争夺,敌国前车之鉴就在面前,自然要警惕,可不曾想如今血脉断绝,众位将领,也都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回营集合兵马。
那一夜,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率军杀进皇宫,当场杀死了敌国刚刚继位的君主,最后和反攻而来的敌军英勇搏杀壮烈牺牲。而敌军突然自相残杀起来,最后都回国争王位了,因为三军和诸位将领的家眷都在王城,都争先而归,欲要最先归城。最后却在洛阳城外一阵厮杀 百万大军最后所剩无几,被紧急招募的二十万援军剿灭,这只大军本来是要支援关隘,却不曾想败的这么快,刚好赶上了这场混战。百姓都齐呼让带兵的将领继位为帝,将领推辞,百姓皆下跪,请为君。将再三推辞,百姓皆苦求,甚有以头捶地者,无奈随从之!手下偏将便放了刚刚抓起来的诸多百姓。百姓皆家人接回,各自归家而去。
自此改朝换代,新帝继位,诏书天下,老将军,前朝皇帝,起义首领,皆为英雄!立庙,受香火!前朝丞相,乃卑劣之徒,竖雕像跪于菜市场,受众人唾骂,肮脏之物加身,写入史书,四人写入让万世铭记英雄,唾骂奸佞!
老丞相一生未曾娶妻,自然也没有子嗣,八十岁的老母和仆人侍女都无一幸免,皆被乱棒打死街头,暴尸于街道,无一人收尸,直到各家家犬和野狗都啃食干净,百姓都啐了一口唾沫,你这老东西没有子嗣,不然也要把他们打成肉泥。府邸被夷为平地,后来又重建,赐予大臣。自此,万事不如意,都要骂两声老丞相,稍微顺顺心意,直到数百年才忘却了这些事。
英雄?何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