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这几天厚着脸皮问了一些朋友,对我文章的建议。或许是不想打击我的自信心,他们都很委婉或者客观。即便如此,还是能从中汲取了一些灵感。
尤其是在写日记过程中,就像《24岁,手写30w字》中所说:
“在日记里,从不允许存在秘密。自私的、贪婪的、伪装的、暗恋中的、后悔的、多疑的······一个又一个根植于善与恶的人性,都将袒露无遗。但,那是最接近本真的自己。”
昨晚,我洋洋洒洒写了好长一篇日记,矛头全部指向我的公号文章。在与自我深度对话之后,发现:我最近的文字,走偏了。
朋友说,一篇好的文章,首先得打动自己。
反观最近,虽然天天码字,坚持日更,但当我回过头再去看一些文章,确实没有完全打动自己。
原因很简单,急功近利。
自从《铜梁实拍,你未见过的空城》阅读量达到3w+,我尝到了公众号红利的甜头。那几天,我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我拍的视频被地方网站录用,甚至有好几家运营公司要和我谈合作。我飘了,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趁着热度,我又写了《我是木兰,一个天马行空的宝藏女孩》,正式向公众介绍了自己。在文章中,我谈到写作的初衷:
“分享美好,传递幸福,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文字中获得力量。”
“对读者来说,真诚高于内容。”
怀着赤诚之心,表达我对文字的热爱,并想把这件事情做好。虽然,一些文章我挺满意:
你好,王先生!
“ yes,我愿意!”
旧物日记
社会你好!| 来自应届毕业生的一封求职信
2019,笑一个呗!
单身福利,限量20份
喂11O,这里有个人要“报复”社会
西北行,一生必去的心灵之旅
但一些文章,确实并没有做到100%的真诚,至少在写文的态度上,发生微妙的变化。
表面上,坚持日更15天,是勇敢的、有恒心的、对读者负责的。实际上,最近的状态更像是为了日更而日更。
一些文章的内容,不纯粹是自己想分享的事情,而是读者今天想看这样的事情。有时追捧热点,有时虚张声势,甚至在一些语句上,十分明显地向读者示好。
而且我会频繁的点开公号助手,看看有没有涨粉,有没有留言,有没有赞赏。我也会频繁的点开自己新发的文章,看看阅读量有没有增加,增加的速度快不快。
我还加了一个群,里面基本都是号主,每天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文章在群里。我竟然看看标题,最多看完第一段,便直接滑到最后,关注阅读量和再看数。
很明显,我在极力寻求存在感、价值感。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常见,也没有理由被批评,只是我非常非常讨厌这样的自己。
而我的朋友圈,从以往的一天一条,变成现在的一天四五条,大部分还都在分享自己的文章。当然,家人群、同学群更像宣传我自己的阵地,偶尔还会让家人和朋友转发我的文章。即便朋友们暂时没有恶语相向,但长期如此,总会惹人心烦。
所以,用“急功近利”来形容我最近的日更状态,再合适不过了。太浮躁,急切地推销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就是我写作的诟病。
道理都懂,但戒骄戒躁,谈何容易?包括我此刻在写这篇自我检讨时,仍心存幻想。
所以我很羡慕那些,很少在朋友圈“炫耀”的人,他们至少能静得下来,专注自己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最近在干嘛,但当我再见到他时,已经看完了5本书,学会了修图,钢琴越来越娴熟·····
我做不到那样,因为性格驱使,天生爱唠叨,我也不想刻意去压制。朋友圈多发一些没问题,大肆分享自己的文章也没问题。只是在于,这些东西,是否真诚,是否打动了自己。
我倒是很想念,在刚刚建立公众号时,7个月更了6篇文章,阅读量很少,没有留言功能,那时真心实意,单纯且不骄躁。
好在,现在也不算太坏,发现自己走偏了,就重回正道,克服功利心很难,尽力而为就好。
写文,不能左右生活,更不能扭曲真实。
谨以此文,警醒自己。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
欢迎分享本文
-END-
推荐:5分钟,学会开通公众号留言功能
上文:第17计:猪胖了有人爱,你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