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老公选了一款透明玻璃杯送给儿子。那是一只全透明的玻璃马克杯,透明无色的那种,晶莹剔透。杯子手柄是淡绿色,简单又透着点儿不一般,有时候竟能感觉到一股强劲的生命力。儿子很喜欢爸爸送的这个礼物,每天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喝水也要有仪式感!自从有了个性杯子,儿子好像也喜欢喝水了,在这个即将进入炎热夏季的5月,老公送的杯子似乎发挥了很好的功用。
昨天早上醒来,偷偷看了眼在小书房阅读打卡的儿子,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儿,又看了看,嗯,的确是不对劲儿,两只眼睛肿肿的。发生了什么?
“儿子,这么早就起来啦?”
“嗯。”
很明显,有事情啊~
“儿子,昨天晚上睡得不好吗?”
“没有啊!”
“那,妈妈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有什么事吗?”
……
“妈妈,爸爸送我的杯子是从哪里买的?”
终于切入正题,一种不好的预感升起……
“嗯,怎么了,怎么问起从哪买的了,杯子是不是摔了?”
看到儿子的眼神有点儿闪烁。
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这么问,赶紧说:“摔了就摔了吧!”
“妈妈,从哪儿买的?”
我已经看到儿子的眼里有泪花在转了,
“儿子,没关系,一个杯子而已,还是玻璃的,本来就容易摔碎;摔了就摔了吧,以后用别的杯子。”
“妈妈,我想再买一个,能不能再买一个?”
这时,儿子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儿子仍然比较坚持,能够传递给我的信号,一是,爸爸送的礼物,他不小心打碎了,慌乱无措,不知道怎么跟老爸交代,假设我没有发现和引导的问他这件事,他可能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跟我说。虽然儿子很多悄悄话都会跟我说,但我能肯定的是,他不会选择在他如此无措的时候跟我说;那么,这段无措的时光,他是一个人内心煎熬着的。二是,他非常恋旧,儿时的玩具、书籍,哪怕是一张他画过的纸,都舍不得丢掉,而且很固执的保留,也只有我这个当妈妈的偶尔能够帮他处理一些旧物而不被他反对;而这次居然是这只他如此喜爱的一只玻璃杯。
一只透明玻璃杯,让我意识到儿子的细腻情感,更引发了我的思考;当我看到儿子在面对一只打碎了的透明玻璃杯时的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很不安的样子,我是心疼的。我怎么才能让儿子能够在一次次面对挫折和突发事件时能够泰然处之呢?我突然想起了教育孩子时的“情感引导法”。
首先,我自己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 我有没有表现出否定、忽视或者轻视的感情?
- 我是不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来看这件事?
- 我虽没有教训和惩罚孩子,可是对于如此敏感的儿子,我的言词是不是存在不当?
- 我帮儿子解决了困境还是把困难留给了他自己,或者我有没有给他指条走出困境的明路?
我细细思考和回想着,感觉自己没有语言暴力,但也没给多少指导。昨天晚上,儿子欣喜地跑来告诉我,爷爷给他买了一只透明玻璃杯,虽然跟爸爸送的那只不太一样,但已经很像了,这是一只全透明的马克杯。他说:“要是手柄也是淡绿的那就太像了。”我这才意识到,儿子内心的坎儿,被我忽视了,原来儿子还一直在意着这件事,年幼的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央求爷爷买来一只相似的玻璃杯,这才弥补了内心那个缺失了的小空间。儿子是恋旧的也是完美主义者。
我想,这次事件,我做得不算成功。
我发现了事件,也引导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情绪,疏解了一部分的焦虑;但我并没有成功的引导他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以至于他觉得:只有买一个新的,把缺失了的杯子补上这才算完美。那么,假设买不到呢?缺失如何填补?他自己如何过内心那个坎儿?
如果,如果还有类似的事情,我想,我要引导儿子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欲盖弥彰的补上就完事。无论是什么艰难险阻,如何直接面对?引导儿子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通过他的视角和位置,去体会他的心思,跟他细细的交流,引导他说出感受。然后,让他自己选择事件的处理方法,这样他对处理结果也能够接受和满意。不做评判,只做最好的交流对象。
如果,如果还有类似的事情,我想,我在事后还会跟儿子交流这件事,比如:“你是不是觉得,没有那个杯子也是可以的啊!”“你现在有什么感觉?还会想念那只杯子吗?”
猜你喜欢:
【筑基篇】修炼好自己,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初来乍到,惊我一脸蒙圈
【电影】怪兽电力公司--Alex看了不下10遍
养娃烧脑又烧钱!
我的父亲
评论区见
和世界分享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