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是随县的一个乡镇,它深藏在随南的巍巍群山之中,过柳林镇了继续向南,进入深山腹地,在迹世岭下的双利村东花屋湾,有个叫明玉珍故里的地方。
这个双休日的周六,是我们随州户外老虎队例行的骑行时间,一大早,在白云湖畔的涢水三桥拦湖大坝旁,就聚集了44个骑友,今天老虎队集队骑行的目的地就是距城区40km之外的明玉珍故里。
天气还阴沉着,手机里天气预报显示多云,但有的骑友手机里天气预报显示的有阵雨,可能是下载的软件不同。天气预报如果晴好的话,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骑友参加。正是暮春好时节,草莓熟了,樱桃熟了,桑葚也熟了,还有四月子、麦苞也快熟了,随南的巍巍大山中,从来就不缺乏这些家果野果的物事,还有那葱翠得能滴出水来密集得钻不进人的遍山绿植,蜿蜒逶迤被绿树掩映在山峦村庄间的盘山通村公路,随便哪个理由都能吸引我们这些热爱户外运动的骑行达人们到此一游,何况还有闻名遐迩的明玉珍。
我们今天骑行的线路不是经过柳林镇。队长“虎虎生威”说,从均川柳林的公路平直了些,也远了十几公里,风景自然差多了。今天大队伍走何店,王店,谢店,再从谢店翻十九山狗脚岭,再到迹世岭,下来就是明玉珍故居了。
城区到何店,十几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就不用说了,日常我们骑行走过的太多。何店到王店,刚刚修好还没有来得及画上标线的高等级柏油公路,山地车的车轮走在上面,一阵阵悦耳的沙沙声,踩车随便用劲一拉就是20多公里的时速。王店到谢店,刚刚贯通的通村水泥公路,去年四月我第一次骑行谢店时,还有不少的路段是砂石路,才过了仅仅一年时间,路就修成了,平直的路面顺着溪水伸展,放眼望去,群山如黛,村庄错落,阡陌纵横,绿油油的小麦在抽穗,油菜已结籽了,再有几天,可能就要收割了。田里有农人在平整水田,可能很快要插秧了。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割麦插秧就是农忙的时候,现在农村的人少了,很多的青壮年都到了城里,留守的都是年龄大的人,田地也撂荒了不少。
到了谢店就要开始翻山了。队伍从谢店“随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牌”下经过,高耸的纪念碑,无言地诉说那个曾经的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让人恍惚间觉得时光并没有走的太远。是呀,时光并没有走远,落在后面的群主“保长”和梁老师在回忆,回忆十年前的2009年,他们一行几个骑友骑行十九山狗脊迹,这是那个时候的山的名字,现在百度地图上显示的是狗脚岭,保长在讲狗脚岭的传说,他说地名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梁老师在讲十年前他们骑行狗脚岭的艰辛,那个时候只有土路,到山脚下连土路也没有了,只有若有如无的羊肠小道,2.5km的路,他们走了五六个小时,不是人骑车,是车骑人。骑友“清茶”年轻一些,往返帮着年龄大些的骑友扛车子和装备。她说十年后故地重游,风景依旧,但路好了,让人好生感慨。
现在的通村公路真的够好。水泥路够平,够宽,也够新,看得出来是近几年修建的。但真的不得不说是坡太陡了,回头弯的盘山公路,让人领略醉人风景的同时,当然还得付出体力。体力好有经验的骑友变档蹬上去了,连队里年龄最长已经78岁的骑友“九口山人”曹工就蹬上去了,但更多的是和我一样喘着粗气下来推车。没有一个人说来的不值,户外运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奔着锻炼体力来的。来了,看了,挑战了,体验了过后,就是像梁老师那样留存在记忆中的美好。
翻过了狗脚岭下的垭口往下是个小水库,看得出来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这些水利设施现在还在发挥着它们的功用,同属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中流砥柱”、“重宵九”和我都在感慨,感叹那个时代的“人定胜天”,“愚公移山”。
再一个上坡到迹世岭,溜车到山下一片古木森森环绕的建筑群就是明玉珍故居。
明玉珍故里景区属随县柳林镇,于2011年年初启动建设,2012年2月竣工开馆。明玉珍纪念馆主要展示的是明玉珍的成长历程及随南地区农耕和文化风俗。
明玉珍,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人,生于元天历二年九月九日(1329年10月2日),世代务农为业,“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以信义为乡党所服”。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引众归降徐寿辉,任统兵征虏大元帅,后与元将战斗中,右眼被流矢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称为“明眼子”。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春,明玉珍病故,时年38岁,其子明升继位,后大夏国为明太祖朱元璋所灭。
车队来到明玉珍故里,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镌刻着“明玉珍故里”,老虎队集体在牌坊下合影留念,感谢年近七旬的摄影师“老张”,骑着摩托,带着相机一路相随摄影,也要感谢骑友“长明”,在风景如画的狗脚岭垭口,为了获取好的镜头,把160斤重的我战战巍巍扛上肩头取景。
好了,我们来说明玉珍故里。明玉珍故里修建在迹世岭山脚下,掩映在古木绿树之中,青砖黑瓦,左侧有一尊明玉珍骑在骏马上英姿勃勃的汉白玉雕像,右侧有几棵数百年的古银杏树,旁边还正在搭建树上观景平台。故居门口一颗700年的古桂花树还在焕发着青春,生机勃发。整个明玉珍故里气势恢宏,布局古朴,既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也有历史的古典韵味,古今融合,相得益彰。
故居门口有售票亭,标示票价20元,但亭内没人值守,故居大门敞开着,任人参观。据墙上图文介绍,明玉珍故里始建于元明时期,原称明家庄。其坐西朝东,十间三进,三个大门,第一层为照墙、门厅和厢房:中层为厅屋、都用木板屏风间隔,主厅墙上挂着县、州官员们题赠的几幅匾额;第三层是正屋,作会客室、寝室;靠南边的厢房是储藏室,靠北边的厢房是生活区,厢房前有一口水井。整栋房屋青砖布瓦,墙头翘起,顶部都用石灰抹出白边,绘画着山水、花草、人物。门前一塘,塘周围现存树龄数百年的银银杏树十余棵。山冲的东边是板凳岭,是青林山与十九山山脉的中段,在向上就是狗脚岭。
故居里除了明玉珍塑像以外,还有刀枪剑戟、床轿桌椅,包括过去的犁耙耖子、箩筐升斗农具等一应俱全,走进纪念馆,在回廊中,图文并茂的文字记录就如同时光倒流机,让我们再次回到过去的历史之中了。
史载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三月三日(3月29日)明玉珍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建元天统,都重庆。明玉珍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效周制,设六卿,以刘桢为宗伯,分蜀地为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
元末明初,明玉珍派遣参政江俨与朱元璋交好,太祖遣都事孙养浩报聘,遗玉珍书曰:“足下处西蜀,予处江左,盖与汉季孙(孙权)、刘(刘备)相类。近者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荀攸)、彧(荀彧),猛将如辽(张辽)、郃(张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予与足下实唇齿邦,愿以孙刘相吞噬为鉴。”自后信使往返不绝。
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六日(1366年3月17日),明玉珍病故,享年38岁。遗嘱臣下固守渝川地区,勿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同年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区宝盖山陵。子明升继位,年仅十岁,母彭氏同听政,改元开熙。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遣使劝降,明升不从。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大夏国,夏军败溃。同年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
明升投降后,携全家迁往北京,并被朱元璋降封为归义侯。次年,朱元璋将明升、彭太后等27人遣送至高丽,并要求他们不做官、不做民。明升一家到达高丽后,受到高丽恭愍王王颛的厚待,后者不仅将延安、白川两县赐予明升做食邑,还把松都(今开城)兴国寺让与他们作为邸宅,并配以大量的奴婢。
明升定居高丽后,娶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并繁衍子孙后代至今(郑麟趾编撰的《高丽史》)。有数据统计,明玉珍的后人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韩国境内,人数多达4万余人。每年12月,在韩国的大量明氏后人都要到重庆祭祖,在当地也算是一大盛景了。
这就是明玉珍的故事。
中午,老虎队就在明玉珍故居旁农家饭庄里吃饭。农家饭菜的美味加上翻山越岭的疲劳,还有拐椒灵芝泡的农家酒让队员们胃口大开。来的客人还不少,有的是来参观明玉珍故居的,有的是来游玩明月谷的。
明月谷就在明玉珍故居的旁边,相距不到1km的地方,去年秋天,银杏叶正黄的时候我来过两次,目前还正在修建中。队长“虎虎生威”询问农家饭店的老板,得知路还没有修好,只能抱撼告诉队员今天去不成了。去年来游玩的时候我写过明月谷的文章发在今日头条和简书里,还附载了很多图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手机百度”里搜索“随县柳林明月谷”字样,可以查阅到。
这里不妨再啰嗦两句,作为近在咫尺却没有去成明月谷的补尝。明月谷,由随县城投公司投资兴建的明月谷精品民宿项目,位于柳林镇双利村,毗邻明玉珍故里,东邻千年银杏谷,南靠将军台,坐拥青林寨和白林寨的旖旎风光。可以体验到四季赏花、观赏梯田、登山爬寨、农耕休闲、水上娱乐等多重乐趣。
去年的金秋十月,我随老虎队探访分队走过这树木参天的林荫石子路,基本还是原始的状态风光,山里微风轻拂,听鸟鸣,闻桂香,风中飘着诱人的八月炸,柿子,板栗淡淡的香,丝丝的甜。这里有百年桂花树,千年银杏树,古柏树,古栎树,古松树,山窝里还有一些古建筑正在搬迁或修葺。很有种“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浓浓诗意,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是等不及建好就去赏景的一批人,是寻景专家骑友“飞车走壁”带我们来观赏的,我们担心最原始的状态被人为地修饰,反而失去了它的纯真,便急不可待地先来了。等它下半年建好了,我们再来欣赏这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