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鞋
昨天心思飘摇,没有定神思考“成本”的概念,早起后胡乱翻看专栏的文章。
老婆出门前,拿着她心爱的鞋子走到我面前,说:“你看!这鞋两边都通洞了,可我舍不得扔掉,怎么办?”
我“义正辞严”地宽慰她,咱家虽然(家风)节俭,但也不能抠门儿,扔了吧,去买双新的。
统一了意见,老婆拎着鞋子出了门。
我忍不住想,我学的这一点点经济学思维能不能用到这件小事儿上呢?
两个视角
我们永远要盯住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把它作为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每当我们要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要问一个切中要害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还要投入多少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
当我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待这件小事,我们做对了。因为买鞋的几百元已经付出,这笔钱和这双鞋都不可能再有选择,当我们没有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没有成本,所以坏掉的鞋子当然应该扔掉。
但是,当我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角度来思考,事情就完全不同了。坏掉的鞋子可以修补,这样我就有了选择,既可以支付200元把鞋子修好,也可以花800元买一双新鞋。
边际成本
如果我想说服老婆去“修鞋”,我这样劝她:
- 这双鞋才穿了一年,只需要再花200元,它就能再穿一年。
- 不用花时间去再买新鞋,买新鞋的时候要做很多次选择,要花很多时间。
- 我只用1/4的钱就得到了可以穿的鞋,心里会觉得很划算。
- 我们在孩子们面前维持了朴素的形象,这也许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所借鉴。
如果老婆要说服我去“买鞋”,她这样劝我:
- 这双鞋已经坏了,修得再好,也不能像原来那样牢固,弄不好只能穿几个月,它会再次坏掉,到时候还要继续修吗?
- 修鞋的地方很难找,我可能要用几个小时才能找到修鞋的地方,还要和鞋匠讨价还价,之后还要找时间去拿修好的鞋,这样我可能要花掉很长时间,甚至不得不请假去做这件事,而我请假一天的损失已经超过一双新鞋的价格。
- 我喜欢购物,为自己买双新鞋能够极大地提升我的幸福感,如果买到满意的新鞋,这种幸福感甚至能够维持一周。
- 穿着有补丁的鞋子在职场里来往,会有人说我节俭,更会有人说我穷酸,这会有损我的社会形象。
这下子全乱了。
决策表
为了证明或证伪我之前那个依赖直觉的1秒钟决定,我把成本大致分成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然后分别为它们打分(1~5分),然后计算两种选择的总成本。
选择/分值 | 货币成本 | 时间成本 | 心理成本 | 社会成本 | 总成本 |
---|---|---|---|---|---|
修鞋 | 1 | 3 | 4 | 3 | 11 |
买鞋 | 3 | 1 | 1 | 1 | 6 |
- 货币成本: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年群体,200元和800元有差别,但不算大。
- 时间成本:修鞋付出的时间成本约等于工作日平均收入,约等于一双新鞋的价格,买鞋则要快不少。
- 心理成本:如果你有老婆或者女友,一定知道这个悬殊极大,甚至影响你在对方心里的形象。
- 社会成本:修鞋有被嫌弃的风险,买鞋有被妒忌的风险。不过,按常理推测,一个中年人用1/20的月收入买一双新鞋,行为也算妥当。但如果穿着补丁的旧鞋,反而会让年轻后辈们猜疑,也让上级领导们难堪。
结论
选择“买鞋”,边际成本降低了45%。
我决定把这篇“分析报告”分享给老婆,以再一次降低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