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是一种大受欢迎的非虚构写作形式之一,许多作家都曾提倡最好的实践方式是出去采访人。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津瑟在《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一书中指出,“要让人们谈论起来。学会问问题,引他们讲述生活中最有趣、最生动的答案。没有什么比听人亲口讲述他们怎么想、怎么做更能激发写作活力了。”
学会如何写人物访谈,既能有效地挖掘精彩的故事,又能积累素材,扩充写作范畴。
如何进行人物访谈?针对这一问题,威廉·津瑟在《写作法宝》一书中做了阐述。
1.确定访谈人员
采访什么人呢?
作者提出,“将你的题材选为某人,其工作特别重要,或特别有趣,或特别与众不同,普通读者都愿意阅读有关这个人的事。这并不是指他或她非得是银行总裁,可以来自当地的比萨店或者超市,或是理发学校的老板……简而言之,选择那些触动读者生活一角的人。”
其实,任何打动自己,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列入自己的采访人物清单。
最近与一些朋友聊天,常常被他们身上的某个闪光点打动:在杭州漂着,遭遇诸多困境仍然积极向上;历经一年经常饿着肚子练车,终于拿到驾照;在家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把日子过得温馨和乐……
虽然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虽然时不时会遭遇生活的狂风暴雨,但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活着。
平凡的小人物,也值得被看见。
有关于采访人员和采访内容,威廉·津瑟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寻找大型机构或者地方性事件背后的人文因素。
作者曾受邀为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写一本书,在参观图书馆后,他发现管内有十九个研究部,每个部门的主任都监管着大量的形式各异的馆藏。于是他决定访谈所有的部门主任,了解馆藏,了解他们与图书馆的故事。
最后,作者所撰写的书籍,表面上看是一个机构的编年史,实际上是有关人的故事。
威廉·津瑟在书中写道:“每一个乏味的机构的某个岗位都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怀有强烈热忱的人,他们是故事的丰富宝库。”
深以为然。
2.充分准备,进行采访
没做任何功课之前就进行采访,是一种鲁莽且不负责任的表现。在进行采访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首先,花些时间与被采访人聊一聊,了解对方,最好让ta信任你。这样有利于采访的顺利展开,因为两个陌生人,其实很难深入交流沟通。
彼此熟悉后,采访时,也能少一分局促不安。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一书就曾讲到:“受访者必须处在一种非常舒服的状态,一种舒服到不管怎样都能说出口的状态。”
其次,将可能问的问题列一份清单。也许在采访过程中,你可能会临时想到更好的问题。但是一份问题清单能避免采访时突然无话可说或者接不上话,而造成的巨大尴尬。同时,也能防止话题跑偏。
作者还提出,“许多采访者内心恐惧,以为自己在强加给别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权力侵犯他们的隐私。这种恐惧几乎完全没有根据。”
对于大部分而言,他们会欢迎愿意倾听自己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至于采访方式,可以面对面访谈,也可以网络采访。面对面访谈,注意带好纸笔做记录。网络采访,相对而言比较便捷,也有利于整理采访记录。
不过呢,采访时也许会遇到突发状况,比如自己或者受访者太紧张,或者受访者因不善言辞而不知道该如何精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等。
罗胖曾经讲过一个方法:他做记者时,碰到不善于总结归纳自己观点的受访者时,会把对方想要传达的观点归纳出来,然后询问对方:“您要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如何使受访者放松,怎样推进访谈流程,什么时候停止采访等,你都可以在一次次实践中锻炼提升。
3.整理、编辑采访记录
许多人做完采访后会纠结烦恼哪些采访内容应该引用,哪些需要裁剪或者加工。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两条原则——简洁明了和公平合理。
作者提出,“你对受访者的到的义务就是准确地呈现他的立场”,而对读者的责任是使他们“获得最紧凑的信息包”。
全部引用受访者的说话内容,文章会显得臃肿,没有详略主次。一篇有质量的访谈,需要删一删,改一改受访者的原话。
当然,删减组织语言、蒸馏提炼原话时,不能以偏概全或者违背真实情况。正去作者在书中所言:
通过各种方法摆弄好引文:挑选、去除、精简、调换位置,留下好的引文放到最后。只要保证处理得不违背真实性就好。不要变换词语,也不要让裁剪了的句子打乱留下的内容所处的恰当语境。
另外,在引用原话时,如果通篇都用“ta说”或者“××说”,会显得乏味沉闷。使用“ta指出”“ta解释说”“ta回答道”“ta补充说”等词语,会让句子富于变化,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虽然威廉·津瑟在书中没有提及,但个人认为,采访稿写好后公开发表前,最好拿给受访者过目,确认没有信息偏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总结一下,访谈的主要流程有决定采访人员,充分准备、进行采访,整理编辑采访记录。
其实访谈流程大部分人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这本书着重介绍了准备阶段、采访过程中以及整理组织采访记录时的一些准则。
很认可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写作是一种公共信任。非虚构作家少有的特权是拿整个世界上的真人真事来写。当你让人们说话的时候,对待他们所说的话要像对待贵重的礼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