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自己安排一个名曰“晨写暮读”的特别任务,即利用早晚通勤时间分别进行写作与阅读。就写作而言通过“简书”的日更计划来实施,目前已持续两个多月。今天想写写关于写作的一些随想:
源于深涧
写作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它首先识别与捕捉我们头脑中闪现的灵感、想法与意向,再与散布在记忆中的各种概念、信息进行连接,形成信息组织的网络拓扑。接下来形成文章需要将头脑中的任意网络梳理成能够逻辑论述的树状网络。最后是通过线性的文字以流状方式呈现出来。斯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中这样描述写作之难:写作是将网状的信息进行树状的组织,再线性地表达。其实这就是一个人说话能力的本质。
文思泉涌
写作不仅仅是思维活动,也是美感活动。因为写作有时候并不为所谓各种“目的”,仅仅是为了写而写。就像艺术本身,美就是目的。写作之美体现在意象的随机,灵感的流淌,即兴地表达,最后象酒一样在思维里发酵。
心流不息
写作是心流活动。本人在简书中的日更计划是借用早上地铁通勤莱实施的。很多时候文思泉涌,浑然忘我,不知不觉文章呈现车已到达。我想这是很多常年写作之人的不宣之密,类似长期锻炼、长跑一样,多巴胺、内啡肽往往是最好的奖励。
细水长流
写作是习惯练习。定时定量地写作能培养一种能力,就像打开一个阀门,思维启动遍能一气呵成。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便是每天定时定量写作,其中关键是“定量”,他常常在意犹未尽的时候必要地停笔。这样一来更有利于第二天的开始,提笔如有神。